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硅酸盐通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分享到: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须知
学术道德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专刊专题
过刊浏览
虚拟专题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镁渣粉煤灰复掺配制混凝土的自收缩特性
崔自治;陈东东;张程
2017, 36(3): 759-764.
摘要
(
9
)
PDF
(1312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索镁渣与粉煤灰复掺对混凝土自生收缩的作用规律,设计正交试验方案研究了混凝土的自生收缩特性,微观分析掺合料的形貌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镁渣和粉煤灰对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镁渣与粉煤灰的掺量由(10%,15%)增加到(40%,30%),混凝土180 d的自生收缩变形减少约44.0%;混凝土自生收缩在镁渣掺量为30%~40%区间上的极差较镁渣掺量为10%~20%区间上的极差增大3.5倍,混凝土自生收缩变形的敏感性在镁渣掺量高时相对较大;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变形主要发生在早期,28 d就完成了测定龄期内总自生收缩变形的65.0%~80.0%,早期是混凝土收缩变形控制的重要阶段;自生收缩的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偏差小,可用于复掺镁渣粉煤灰混凝土自生收缩的分析与预测.
C60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红外检测及CT图像分析
陈良豪;杜红秀
2017, 36(3): 765-769.
摘要
(
14
)
PDF
(2739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掺0%和0.2%聚丙烯纤维的C60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模拟火灾高温试验,测试了高温前后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采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研究了高温后混凝土的红外热像图谱.建立了高性能混凝土红外热像平均温升与受火温度和轴心抗压强度比的关系;对常温、300 ℃、400 ℃、500 ℃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试件进行了CT图像扫描试验,分析纤维对混凝土内部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影响.
珍珠岩制备单一α-堇青石微晶玻璃及其性能
于永生;郝小非;彭琪;宋鲁侠;李珍
2017, 36(3): 770-777.
摘要
(
18
)
PDF
(1873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珍珠岩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单相α-堇青石微晶玻璃.采用DSC、XRD及FESEM分别研究了微晶玻璃的烧结和晶化行为、晶相组成及显微结构.探讨了烧结温度和SiO2含量对微晶玻璃晶相、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微晶玻璃中μ-堇青石逐渐减少并转变成α-堇青石,微晶玻璃的孔隙率减少.随着SiO2含量升高,α-堇青石晶相析出温度先降低后增高,微晶玻璃的密度及抗折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介电性能变差.当Mg∶Al∶Si=2∶2∶5.95时经900 ℃烧结6 h制得单一α-堇青石微晶玻璃,并具有高抗折强度(116 MPa),低介电常数(5.72,10 MHz),低介电损耗(0.0059,10 MHz),与Si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2.91×10-6 K-1),可以用作低温共烧陶瓷材料.
高铝粉煤灰脱硅液与煤矸石制备13X分子筛的工艺研究
闫振雷;王兴瑞;李会泉;张军
2017, 36(3): 778-784.
摘要
(
6
)
PDF
(2517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13X分子筛的低成本制备与煤基固废协同利用为目标,利用煤矸石与高铝粉煤灰碱法提铝过程中副产的脱硅液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13X分子筛,实现了两种固废资源的协同利用.考察了水热反应体系水钠比、硅铝比、晶化温度、搅拌速率等因素对合成产物晶型和比表面积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为n(SiO2/Al2O3)=3.0,n(Na2O/SiO2)=1.9,n(H2O/Na2O)=60,室温下老化24 h,100 r·min-1下于95 ℃水热晶化8 h制备的13X分子筛比表面积为681.7 m2·g-1,相对结晶度94.59%.通过对水热反应过程分析,13X分子筛合成过程前期主要为煤矸石与脱硅液反应形成无定型凝胶,后期为凝胶相溶解和分子筛晶体的生长.
烧结制度及造孔剂用量对粉煤灰基多孔陶瓷膜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张杰;田蒙奎;张云飞
2017, 36(3): 785-790.
摘要
(
15
)
PDF
(1596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挤压成型和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管状粉煤灰基多孔陶瓷膜支撑体.采用TG-DSC技术对粉煤灰进行了热分析,采用SEM和XRD技术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及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样品的开孔率、抗压强度及空气渗透速率等性能指标.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造孔剂添加量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撑体晶相组成主要为赤铁矿、红柱石和石英;烧结温度为1000 ℃,保温2 h,仅添加1%的粘结剂,不添加造孔剂的条件下制备出的管状支撑体综合性能最优,此时的支撑体孔隙率为44.95%,抗压强度为8.92 MPa,空气渗透速率为2.57×104 m3·h-1·m-2·MPa-1.
磷石膏流化分解过程颗粒的黏附特性
王荣谋;马丽萍;郑大龙;王倩倩;唐剑骁
2017, 36(3): 791-796.
摘要
(
5
)
PDF
(1219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磷石膏热分解制硫酸联产水泥过程中在回转窑部分很容易由于颗粒的团聚和壁面黏附,造成管道堵塞,这样会严重影响磷石膏热分解制硫酸联产水泥的工艺运行.经过对比流态化分解磷石膏后的结垢物和流化粉末的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磷石膏热分解过程中的黏附变化.结果表明,结垢物中的Si、Al等矿物质元素明显高于流化粉末,说明主要的黏土性矿物质杂质在壁面黏附富集;随着反应的进行,CaO的含量的增加会较为明显的降低颗粒的黏附程度.因此对于磷石膏粉体,SiO2、Al2O3等杂质不仅影响磷石膏的分解效率,还严重影响其流化过程中的团聚黏附.
废瓷砖再生骨料对砂浆及砼性能的影响
裴启文;王功勋;沈阳;祝明桥;屈锋
2017, 36(3): 797-802.
摘要
(
4
)
PDF
(1043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废弃瓷砖制备再生粗、细骨料以取代天然砂石,研究了废瓷砖再生骨料对砂浆、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劈裂实验及抗折实验,对比分析了再生骨料、天然碎石与水泥石的界面粘结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配比条件下,与天然砂石集料相比,废瓷砖再生骨料有利于提高砂浆、混凝土的强度,减小干缩率,但会导致工作性变差.在相同龄期条件下,不同类型骨料-水泥石的界面粘结强度均随水灰比的降低而增大.在相同水灰比条件下,废瓷砖再生骨料-水泥石界面28 d劈裂强度、抗折强度均较碎石-水泥石界面的要大,表明再生骨料-水泥石界面粘结性能更好.
海工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时间相似关系研究
周丽萍;刘荣桂;陈妤
2017, 36(3): 803-808.
摘要
(
12
)
PDF
(1008KB) (
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相似理论,以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时变性为纽带,建立现场环境和人工模拟加速侵蚀环境下混凝土构件的时间相似关系.分别对海工混凝土构件和试验构件做取粉试验,通过RCT法检测构件中自由氯离子含量并计算表面氯离子浓度值,分析表面氯离子浓度的时变模型.最终提出时间相似系数表达式并计算得到时间相似系数,为服役中的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奠定基础.
钢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王新忠;李传习;周维
2017, 36(3): 809-815.
摘要
(
6
)
PDF
(1867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对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中增强功能,推进玄武纤维的应用,本文首先对添加0.1%体积掺量的5种长度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进行纤维最佳长度研究;得到最佳长度为12 mm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立方体强度增强效果最佳;其次选择12 mm和24 mm的两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最佳掺量进行研究,得到最佳掺量0.15%.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体积掺量0.15%,长度为12 mm和24 mm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各制作了3根钢筋玄武岩纤维短柱,制作普通钢筋混凝土短柱3根,并对所有试验柱进行了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发现,钢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短柱的轴心受压极限承载能力较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最大提高了28%;玄武岩纤维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短柱的延性.另外,钢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试验值大于理论计算值,说明玄武岩纤维不仅提高了混凝土抗压性能,也提高了钢筋和混凝土共同作用效能.
溶胶-凝胶法制备Na1/2La1/2Cu3Ti4O12粉体及陶瓷的结构与巨介电性研究
刘展晴
2017, 36(3): 816-821.
摘要
(
3
)
PDF
(2407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a1/2La1/2Cu3Ti4O12 (NLCTO)粉体和陶瓷样品,探讨不同Ti4+浓度、pH值和水含量对NLCTO粉体和陶瓷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i4+浓度为0.75~1.0 mol/L,pH=0.3~1.3,[H2O]/[Ti4+]=11∶1的条件下制备的干凝胶在800 ℃预烧后,粉体分散程度较好,颗粒均匀.在获得优越NLCTO粉体基础上制备的陶瓷材料介电常数约可达到1.9×104以上,介电损耗降低到0.039.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纤维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赵燕茹;郭子麟;王磊;徐娜;时金娜
2017, 36(3): 822-828.
摘要
(
7
)
PDF
(1356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有限元软件,研究纤维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纤维掺量对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以及延性的影响规律,并与试验值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抗震耗能能力.一方面单掺钢纤维能显著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复掺聚丙烯纤维的构件其承载力相对单掺钢纤维构件略有提高,说明聚丙烯纤维对构件承载力的贡献较小;另一方面单掺钢纤维构件的延性有明显提高,复掺聚丙烯纤维构件的延性相对单掺钢纤维构件略有增大,说明聚丙烯纤维在改善构件的延性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且钢纤维体积率为1.5%时,构件延性系数最大.
ρ-Al2O3在不同介质中的水化行为研究
张欣;李沅铮;聂强强;闫语;田俐
2017, 36(3): 829-832.
摘要
(
14
)
PDF
(1439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测定ρ-Al2O3在9种介质中水化时料浆的温度与粘度变化和水化产物相组成分析与显微结构观察研究ρ-Al2O3的水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酸性介质阻止ρ-Al2O3的水化,碱性介质促进ρ-Al2O3的水化;ρ-Al2O3在水中和碱性介质中的水化产物主要为粒状、结晶良好的拜耳石,酸性介质中为结晶不完整、呈无定形的勃姆石.
以煤矸石为铝源制备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秦华;马晓燕;徐岩;付佳琳
2017, 36(3): 833-838.
摘要
(
11
)
PDF
(1601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煤矸石为铝源,经机械活化、热活化、酸浸提、制备了一水软铝石,再通过共沉淀法合成Mg-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采用XRD、FT-IR和SEM等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煤矸石在热活化温度为700 ℃、浸取温度为100 ℃、浸取时间为150 min、助溶剂/样品质量比为2∶10、硫酸浓度为4 mol/L、液固比为15∶1时,Al2O3浸取率为0.937.共沉淀法制备Mg-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在Mg与Al物质的量比为2∶1,pH值为10,反应温度为60 ℃时,得到层间距d(003)为0.798 nm的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磷石膏炭热分解的热动力学研究
徐悦;林强;李建锡;宁平;阚黎黎
2017, 36(3): 839-845.
摘要
(
13
)
PDF
(1548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活性炭掺量为10%~15%,煅烧温度为1100~1250 ℃条件下,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对磷石膏分解煅烧制胶凝材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该温度范围内,通过等温热分析法确定了磷石膏分解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为299.88~382.85 kJ·mol-1,指前因子lnA为18.64~25.61 s-1,分解动力学方程为受三维扩散控制的Z-L-T方程.经Factsage软件计算和SEM、EDS、XRD等微观检测发现,煅烧过程中,不仅发生了硫酸钙的分解,还伴随着分解产物CaO和杂质SiO2的合成反应.根据CaO-SiO2-CaSO4相图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适量补充硅铝质改性组分,调节生料的配比范围,有使磷石膏基水硬性复合胶凝材料强度提升的潜能.
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能研究
丁天庭;李启华;陈树东
2017, 36(3): 846-850.
摘要
(
5
)
PDF
(984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基本的力学方法和耐久性方法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碳化性能和抗冻性能.并采用压汞法对再生混凝土的孔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略有降低,孔隙率相比普通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了49.5%;其抗碳化能力小于普通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远远小于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180次循环之后其质量损失率接近普通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的3倍.
基于Bayes统计的圆钢管混凝土短柱受压承载力分析
吕贝贝;石以霞
2017, 36(3): 851-858.
摘要
(
3
)
PDF
(943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贝叶斯统计理论,建立了圆钢管混凝土短柱基于《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396-2014)的概率抗压模型.采用无信息先验分布,结合国内外170组钢管混凝土柱抗压试验数据,利用贝叶斯参数剔除法对模型进行简化,得到简化概率抗压模型.研究表明:简化概率抗压模型较规范模型计算压力值更接近试验结果,能合理的进行圆钢管混凝土短柱受压承载力预测及设计.
氟硅酸盐制取四氟化硅的研究进展
蔡苗;唐安江;王乐深;何元琴;何磊
2017, 36(3): 859-863.
摘要
(
6
)
PDF
(944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iF4多被应用于电子行业和半导体行业,氟硅酸盐制备SiF4是制备方法中的一种.本文介绍了氟硅酸盐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氟硅酸盐制备SiF4的方法,并对部分氟硅酸盐制备SiF4的条件及产物进行了对比.
透水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综述
王玥;闫滨;李成林
2017, 36(3): 864-869.
摘要
(
27
)
PDF
(1398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了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特性和配合比设计方法;阐述了研究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孔隙结构的数学模拟和软件建模的方法;对比分析了透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抗压强度计算、尺寸效应和应力-应变关系等方面的区别;归纳总结了透水混凝土孔隙分布的二维和三维图像,为研究透水混凝土孔隙结构提供了新思路.最后,提出今后应注重对透水混凝土微观结构的研究等建议.
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王来贵;陈强;潘纪伟;张阳;刘雨琳
2017, 36(3): 870-877.
摘要
(
8
)
PDF
(2276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掺入量对不同养护龄期的水泥砂浆试件变形破坏规律的影响,对水泥砂浆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同时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件侧向变形场、断口形貌进行细观观测.结果表明:试件养护龄期相同时,抗压强度随聚丙烯纤维掺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设置的变量梯度范围内,纤维最优掺量为0.5%;掺入聚丙烯纤维的试件峰后表现出明显的塑性特征,峰后广义刚度系数变化量较大;试件侧向变形场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均匀阶段、成核阶段、变形局部化阶段、破坏阶段;聚丙烯纤维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弱于砂粒与水泥的粘结强度,含聚丙烯纤维的试件在破坏形态上表现出"裂而不断"的特点.提出了含聚丙烯纤维水泥砂浆的微观胶结接触模型,模型的力学关系较好的解释了聚丙烯纤维试件峰后塑性提高的特征.
聚碳硅烷先驱丝的负压氧化特性研究
杨连;黎阳
2017, 36(3): 878-882.
摘要
(
16
)
PDF
(924KB) (
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负压热氧化法对聚碳硅烷(PCS)先驱丝进行不熔化处理,并研究了气氛压力和处理温度对PCS先驱丝的增重率、硅氢反应程度、凝胶含量、化学结构及其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压热氧化作用下,先驱丝的增重率、硅氢反应程度、凝胶含量以及陶瓷产率均随气氛压力和处理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气氛压力为-0.02 MPa时,随着处理温度从195 ℃降低到175 ℃,先驱丝的增重率从9.98%降低到2.80%,硅氢反应程度从63.62% 降低到21.85%,凝胶含量从73.53%降低到1.98%,陶瓷产率从87.81% 降低到81.29%.
无机絮凝剂对渣土废泥浆脱水效果影响
王海良;王素稳;荣辉;宋伟俊;齐占国;李向海;邸志琨
2017, 36(3): 883-887.
摘要
(
7
)
PDF
(1050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地铁盾构出来的大量渣土废泥浆污染环境,不便施工的现状,本文将渣土废泥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速率、浊度以及絮体大小等指标研究无机絮凝剂(氢氧化钙、氯化铁以及两者的复掺)对渣土废泥浆絮凝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率为99%的渣土废泥浆,单掺氢氧化钙、氯化铁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32%、1.70%;复掺时最佳掺量分别为0.18%、1.30%;(2)含水率为98%的渣土废泥浆,单掺氢氧化钙、氯化铁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36%、2.50%;复掺时最佳掺量分别为0.24%、1.50%;(3)含水率为97%的渣土废泥浆,单掺氢氧化钙、氯化铁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38%、4.30%;复掺时最佳掺量分别为0.23%、1.00%.
污泥干化过程中含硫气体的抑制研究
范海宏;张诗洋;李斌斌;马 旭
2017, 36(3): 888-892.
摘要
(
7
)
PDF
(1048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减少污泥干化过程中的含硫气体释放,开发新型污泥干化技术,研究了温度、时间等对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提出了控制CS2、H2S和SO2释放的工艺及操作参数:降低温度、缩短时间和掺加氧化钙均可有效减少CS2、H2S和SO2释放量;温度控制在250 ℃以下,时间控制在30 s以内,且污泥与氧化钙的混合比为1∶1时,对CS2、H2S和SO2的抑制率可接近100%.
氯盐环境下粉煤灰及矿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张士萍;沙学成;宗兰
2017, 36(3): 893-898.
摘要
(
12
)
PDF
(1104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要研究了氯盐环境中掺粉煤灰和矿粉的砂浆性能.通过测试在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浸泡之后的水泥砂浆的自由氯离子浓度和总氯离子浓度,研究了矿物掺合料对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结论表明随着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砂浆的氯离子结合能力也会提高.基于RCM法检测了砂浆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粉均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并且矿粉对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改善作用更显著.基于氯盐结晶、氢氧化钙溶出、Friedel's盐角度,分析砂浆孔隙率变化的原因,结论表明氯盐会导致砂浆孔隙率增加,而矿物掺合料则可以减小由氯盐引起的孔隙率增加的作用.
半干硬混凝土外方内圆偏心约束收缩试验
邵建文;朱涵;李建举;唐兵;白洪涛
2017, 36(3): 899-904.
摘要
(
4
)
PDF
(1786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外方内圆偏心约束试验方法对半干硬高掺量橡胶集料混凝土及未掺橡胶的半干硬普通混凝土进行约束收缩试验,并用静态电阻应变仪采集钢环内表面0°区、90°区、180°区在120 h内的环向应变值.试验结果表明:6组外方内圆偏心试件开裂截面均处在试件最窄处(0°区);半干硬橡胶混凝土早期收缩量及收缩率小于半干硬普通混凝土;半干硬橡胶混凝土试件开裂时间晚于半干硬普通混凝土,其前者裂缝宽度小于后者;所测应变值也首次验证了:0°区>90°区>180°区这一规律.计算0°区/90°区和0°区/180°区应变相对值,发现这两个值随时间变化趋于稳定.这表明,用静态线弹性有限元模拟外方内圆偏心约束收缩试验有其合理性.
泡沫掺量对发泡碱激发矿渣聚合物性能和孔隙特征的影响
宋学锋;杨萍
2017, 36(3): 905-909.
摘要
(
3
)
PDF
(1112KB) (
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水玻璃激发矿渣为胶凝材料,采用压缩空气发泡方式制备了泡沫矿渣聚合物材料,通过Image-Pro plus(IPP)表征了不同泡沫掺量下泡沫矿渣聚合物的孔隙结构特征,并研究了泡沫掺量对泡沫矿渣矿物聚合物干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泡沫掺量为4.45%~10.70%(质量分数)时,随泡沫掺量增加,泡沫矿渣聚合物的孔隙率增加、平均孔径及孔圆度值增大,泡沫矿渣聚合物相应的干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均呈负指数关系降低且相关性强;当泡沫掺量为4.45%~12.00%(质量分数)时,所制备碱激发矿渣聚合物泡沫材料的干密度389~1325 kg/m3、抗压强度1.12~17.81 MPa、导热系数0.0813~0.2211 W/(m·K),其综合性能优于通用水泥泡沫混凝土制品.
固化剂对有机改性凹凸棒石/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
雷西萍;刘钟余;王翀;付强;王冰鑫
2017, 36(3): 910-915.
摘要
(
9
)
PDF
(1570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化剂对涂层的防腐、力学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采用原位复合法在环氧树脂体系中合成有机改性凹凸棒石/聚苯胺(OAT/PAn)复合涂层,分别使用改性脂肪胺固化剂593、酚醛胺固化剂T-31以及聚酰胺固化剂650对上述涂层进行固化,讨论了不同种类固化剂对涂层的化学结构、防腐和力学性能以及耐水性能的影响.利用FTIR 对比了各涂层的固化结构,证明了三种固化剂均可使复合涂层固化;SEM结果表明,593固化剂固化涂层的致密性最好;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593固化剂的固化涂层防腐性能最佳,腐蚀电位达到了Ecorr=-318 mV,腐蚀电流密度Icorr=1.193×10-6 A·cm-2;通过划格法评价了各涂层的附着力,发现593固化剂固化效果最好,附着力可达5B;对比浸泡168 h后涂层的耐水性发现,593固化剂耐水性最好.
Ti4+对碳酸钙的表面掺杂包覆改性及其用作造纸填料的研究
刘振华;谢玮
2017, 36(3): 916-919.
摘要
(
6
)
PDF
(916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螯合型钛酸酯偶联剂对沉淀碳酸钙进行改性,将改性产物经550 ℃煅烧,得到改性碳酸钙.对产物进行XRD,XPS,红外分析表征,结果显示:改性的碳酸钙的表面存在有钛酸钙晶体和钛的四价氧化物.将改性碳酸钙用作造纸填料,纸张的白度略有升高,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填料留着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Al2O3-C材料中Ti(C,N)的形成及其抗气化炉渣侵蚀性能研究
别传玉;李亚伟;桑绍柏;张雨;梁雄
2017, 36(3): 920-926.
摘要
(
6
)
PDF
(2900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煤浆气化炉内衬材料的无铬化势在必行.基于碳氮化钛对高炉渣的增稠机理,本工作在前期开发水煤浆气化炉用Al2O3-C无铬化内衬材料的基础上,拟通过在Al2O3-C材料中引入一定量的TiO2,使之在高温下材料内原位反应形成碳氮化钛相,提高材料的抗气化炉渣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当Al2O3-C材料引入适量的TiO2时,可以发现在烧成过程中材料中原位形成了Ti(C,N)相,优化材料的孔结构;当材料与渣发生反应时,提高了在侵蚀过程中渣的粘度,改善材料的抗侵蚀性能.当材料中引入的过量的TiO2,TiO2易与气化炉渣发生反应,降低渣的粘度,从而降低材料的抗侵蚀性能.
钙镁复合氯盐对β-SiC整形的影响
李艳霞;樊子民
2017, 36(3): 927-930.
摘要
(
8
)
PDF
(1936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化硅材料用途十分广泛,为了制备高性能碳化硅材料,粉体的质量是关键,其中机械整形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整形效果较差.采用化学整形法研究了熔盐体系钙镁复盐对碳化硅粉体晶体形貌、粒度分布、D50、D90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gCl2-CaCl2熔盐体系对β-SiC粉体晶体有长大作用,随保温温度的升高,晶粒形貌由层状结构向柱状结构过渡,D50表现为增大,D90也表现为增大;随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形貌由细小颗粒向大颗粒过渡,D50和D90均逐渐变大.
Co2O3/Co3O4掺杂量对BaBiO3基热敏陶瓷NTC特性的影响
霍冉;刘心宇;袁昌来;刘笑
2017, 36(3): 931-935.
摘要
(
8
)
PDF
(1611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ρ-t特性测试仪,研究了不同Co2O3/Co3O4掺杂量对BaCoⅢxBi1-xO3(x=0.02, 0.04, 0.06, 0.08) 和BaCoⅡx/3CoⅢ2x/3Bi1-xO3(x=0.02, 0.04, 0.06, 0.08)热敏陶瓷的物相、显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CoⅢxBi1-xO3和BaCoⅡx/3CoⅢ2x/3Bi1-xO3的基本相均为钙钛矿结构的连续固溶体;Co2O3/Co3O4的含量能直接影响电学性能.试样的室温电阻率ρ25和B25~85值均随着Co2O3/Co3O4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BaCoⅢ0.06Bi0.94O3陶瓷展现出较好的NTC特性,其ρ25和B25~85值分别为12.19 Ω·cm和717 K;BaCoⅡ0.02CoⅢ0.04Bi0.94O3也获得了良好的NTC特性,其ρ25和B25~85值分别为12.32 Ω·cm和1069 K.
橡胶改性及其对橡胶水泥基质材料性能的影响
何亮;刘誉贵;牟元华
2017, 36(3): 936-941.
摘要
(
17
)
PDF
(1178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基于提高橡胶-水泥基质材料的力学性质的目的,对橡胶进行磺化-脲化改性.采用水接触角、红外光谱、粘接强度、抗压抗冲击强度等微观宏观测试技术考查了橡胶改性对橡胶水泥基质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氧化-脲化改性后,在橡胶表面引入了大量羰基、酰胺基等极性亲水性基团,使橡胶表面的浸润类型由憎水性质变为了亲水性质,大大增加了橡胶与水泥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使橡胶与水泥浆体的粘接强度提高了33.4%.橡胶改性对减缓橡胶水泥基质材料的抗压强度降低有确定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在橡胶水泥混凝土中比在水泥砂浆中更突出.橡胶掺量为细集料的30%或以下时,氧化-脲化改性的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够达到30 MPa以上,可以满足中等强度混凝土的要求.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硅烷接枝高岭石的研究
张乾;张白梅;张玉德;陆银平
2017, 36(3): 942-946.
摘要
(
7
)
PDF
(1279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湿法研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了硅烷接枝改性高岭石.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物理吸附仪等对湿法研磨高岭石及硅烷表面修饰高岭石样进行表征,并通过结晶度指数、Scherrer公式等方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尺寸大小进行计算分析. 结果表明经研磨处理高岭土颗粒比表面积增大,粒径减小,高岭石晶体结构无序性增强,堆垛体被剥离成微小高岭石片层,晶粒尺寸明显减小.相比直接改性高岭石,湿法研磨改性高岭石的红外光谱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CH3、-CH2、C=O 和 Si-C 键等硅烷偶联剂的红外峰.
广西某电解锰渣的矿物学性质研究
李佳;焦向科;杜冬云;叶恒朋;彭秋菊
2017, 36(3): 947-952.
摘要
(
7
)
PDF
(1736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解锰渣已成为我国的特色工业固废,利用电解锰渣制备肥料是实现该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仪(MLA)、热重(TG)分析仪、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广西某电解锰渣的元素组成、矿物组成、矿物粒度分布特征、连生关系与解离度、矿物特性、微观形貌特征等矿物学性质进行综合分析,为活化处理电解锰渣制备硅锰肥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建议.
基于响应曲面法提取煤矸石中和液中镓的研究
李银;夏举佩;刘海浪;罗中秋;杨劲
2017, 36(3): 953-959.
摘要
(
4
)
PDF
(1751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煤矸石酸溶物中和液为研究对象萃取分离稀散金属镓,主要考察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剂浓度、稀释剂种类对镓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曲面法对煤矸石中和液中镓的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值和预测值相近,可以用拟合模型对镓的萃取率进行分析预测,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工业煤矸石中和液中镓的提取提供依据.
不同减水剂对β型磷建筑石膏性能的影响
郜峰;赵志曼;全思臣;张文佳;姚毅惠;栾扬
2017, 36(3): 960-964.
摘要
(
11
)
PDF
(1036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聚羧酸系减水剂和磺化三聚氰胺减水剂在不同掺量的情况下对β型磷建筑石膏的流动性,减水率,凝结时间,以及绝干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软件对最佳减水剂(聚羧酸系)不同掺量的绝干抗压强进行非线性拟合,并将拟合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聚羧酸系减水剂对β型磷建筑石膏的流动性,凝结时间,以及绝干抗压强度有明显的改善,且减水效果较好;磺化三聚氰胺对β型磷建筑石膏的性能总体上没有影响.通过拟合和实验结果得出,掺量为0.48%聚羧酸系减水剂更适用于β型磷建筑石膏.
戈壁地区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箱梁养护效果试验研究
康健;张戎令;刘建勋;孙照玉;赵文斌
2017, 36(3): 965-970.
摘要
(
6
)
PDF
(1495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戈壁地区混凝土箱梁在不同养护方式下的各项性能及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的实用性,对实验原材料在现场进行验证试验研究其养护效果.结果表明:与塑料薄膜和土工布养护相比,橡塑板养护早期强度增长更快;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水化热均在20 h后达到峰值,并呈现正弦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给出了箱梁的水化热温度分布规律;箱梁应变的产生是由混凝土自收缩和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曲线规律分析出了收缩应变和温度应变的作用阶段;通过微观结构测试,分析出了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孔结构的分布特征,具有较小孔间距系数的橡塑板养护力学性能优于其他两种养护方式.
PVAc改性水泥砂浆耐化学腐蚀性能
尹艳平;陈华鑫;宋莉芳;张敏;况栋梁
2017, 36(3): 971-978.
摘要
(
11
)
PDF
(2451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制备改性水泥砂浆,研究了PVAc改性砂浆经硫酸、硝酸、氢氧化钠、硫酸钠和汽油腐蚀后的强度残留比,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了砂浆的微观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经腐蚀后砂浆的物质组成.结果表明:水泥砂浆耐硫酸、硝酸腐蚀性能较差,但PVAc乳液可有效改善砂浆的耐酸腐蚀性能;PVAc乳液可一定程度改善水泥砂浆的耐硫酸盐酸腐蚀性能;高含量PVAc改性砂浆可应用于碱性环境;油污对普通水泥砂浆和聚合物水泥砂浆腐蚀效果均不明显;PVAc乳液胶膜可填充水泥砂浆的内部孔隙,有效阻塞了腐蚀介质进入,同时,PVAc胶膜具有弹性,可吸收膨胀应力,降低了膨胀破坏发生,从而改善砂浆的耐腐蚀性能.
水泥固化铬污染土强度及浸出试验研究
李喜林;张佳雯;陈冬琴;孙娟;侯哲;孙柏林;王超
2017, 36(3): 979-983.
摘要
(
9
)
PDF
(1600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重金属铬污染带来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问题,以沈阳铬渣堆场污染土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泥固化重金属铬污染土中Cr(VI)和Cr(Ⅲ)试验研究,测定了水泥掺量、养护龄期、铬不同含量及价态对固化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淋滤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是Cr(VI)和Cr(Ⅲ)污染土的有效固化剂,水泥掺量以20%为宜;Cr(VI)和Cr(Ⅲ)对固化土强度都具有弱化效应,Cr(Ⅲ)弱化效应更明显;SEM图从微观上解释了水泥固化铬污染土强度的变化,该变化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一致.
纳米SiO2的分散性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
肖佳;申闯;王大富;李允;尹哲炜
2017, 36(3): 984-990.
摘要
(
9
)
PDF
(1524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手工搅拌、机械搅拌以及超声波作用对纳米SiO2进行分散处理,通过纳米粒度Zeta电位仪测定纳米SiO2胶体粒径及粒径分布,研究了纳米SiO2的分散性及其对水泥胶砂强度和毛细吸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比较三种分散效果,超声波作用最好,机械搅拌次之,手工搅拌最差;增加超声波作用时间,纳米SiO2胶体平均粒径降低,分散性提高,超声波作用超过10 min,纳米SiO2胶体小颗粒增多,但粒径分布曲线整体向大颗粒方向偏移,分散性提高不明显;水泥胶砂强度和毛细吸水性与纳米SiO2的分散性有关,随纳米SiO2分散性的提高,水泥胶砂强度增大,毛细吸水系数降低,胶砂试件的密实度提高.
稻壳基活性炭电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宋晓岚;段海龙;王海波;刘汉俊;刘时超;周永鑫;周志海
2017, 36(3): 991-995.
摘要
(
15
)
PDF
(2053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稻壳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进一步将该活性炭作为电极材料,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组装超级电容器.采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了不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的影响,并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800 ℃活化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最佳,为2760 m2/g,孔结构发达.此条件下,在6 mol/L的KOH电解液中,活性炭电容器比电容达267.2 F/g,等效内阻仅2.2 Ω,倍率性能好.经过5000次循环后,其电容保持率仍有83.7%,表明该稻壳基活性炭电极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
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关系试验研究
牛建刚;刘洪振;左付亮;谢承斌
2017, 36(3): 996-1002.
摘要
(
8
)
PDF
(1211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fcu)的换算关系,通过432个标准棱柱体试件和标准立方体试件研究了塑钢纤维掺量、轻骨料种类和水灰比等影响因素对两种抗压强度关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塑钢纤维掺量(5~13 kg/m3)、轻骨料种类和水灰比(0.32~0.4)对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比值(fc/fcu)无明显影响;经回归分析得到了fc与fcu相关性很好的线性关系方程;基于fc/fcu回归和数学统计分析,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fc相对于fcu的换算系数可取为0.80.
氟硅酸钠分步法制备白炭黑与氟化钠
郑典模;刘巍巍;温爱鹏;陈昕;陈秋霞;郭红祥
2017, 36(3): 1003-1008.
摘要
(
6
)
PDF
(1084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氟硅酸钠为主要原料,采用分步法工艺制备白炭黑与氟化钠.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白炭黑DBP值3.52 mL/g,一次粒径20 nm,二氧化硅含量98.97%,具有疏松的非晶形二次团聚结构;制备的氟化钠具有立方晶结构,平均粒径110 μm,氟化钠含量98.63%.工艺实现硅源和氟源全方位利用,氨循环利用,提高了氟化钠产品的质量和得率,大大减少含氟废水量.
铁水脱硫渣做填料对橡胶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顾恒星;李辉
2017, 36(3): 1009-1014.
摘要
(
9
)
PDF
(1402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铁水脱硫渣做天然橡胶填料制备橡胶材料,研究铁水脱硫渣/炭黑配比、铁水脱硫渣粒径和硫化时间对橡胶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水脱硫渣/炭黑配比为20∶30时,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幅度较小,实现最大化利用铁水脱硫渣.橡胶材料中铁水脱硫渣粒径过大或过小均会造成其在天然橡胶中的分散性与相容性变差,导致力学性能降低;当硫化时间为30 min,橡胶材料力学性能最优.
石墨凝胶注模工艺研究
刘秀;齐龙浩;贺智勇;张启富
2017, 36(3): 1015-1019.
摘要
(
11
)
PDF
(1436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了石墨浆料,研究了石墨粉体类型、pH值、分散剂加入量和固相含量对浆料粘度的影响,浆料温度对凝胶固化时间的影响,以及乙酰丙酮对素坯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等静压石墨粉,pH值为7,分散剂加入量为4wt%,固相含量为50vol%时,可制备流动性良好的石墨浆料;浆料温度为3 ℃时,凝胶固化时间为5.6 min;当乙酰丙酮加入量为0.6wt%时,素坯强度达到15.8 MPa.
无硫膨胀石墨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徐珊;曹宝月;牛成吉
2017, 36(3): 1020-1024.
摘要
(
16
)
PDF
(1817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传统方法制得的膨胀石墨含硫量高和膨胀容积不稳定的问题,以0.28 mm的鳞片石墨为原料,KMnO4为氧化剂,HClO4和H3PO4为插层剂,经微波炉和马弗炉两种膨胀方式对可膨胀石墨的膨胀容积进行测试,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石墨(g)∶混酸(mL)∶高锰酸钾(g)=1∶4.5 mL(3.6 mL高氯酸∶0.9 mL磷酸)∶0.3,反应温度30 ℃,反应时间60 min,抽滤洗涤至pH值为5~7,80 ℃干燥,于微波炉中高温膨胀,膨胀容积最大,可达350 mL/g.
C60自密实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和抗冻性能研究
侯景鹏;王权;史巍;陈群;徐韩思
2017, 36(3): 1025-1029.
摘要
(
12
)
PDF
(1218KB) (
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绝对体积法配制C60自密实混凝土,研究C60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同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和抗冻融循环性能.结果表明: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能满足二级自密实混凝土要求;28 d标准养护后,抗压强度达标;6 h电通量较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优良;200次冻融循环后动弹性模量损失率26.05%,低于标准规定上限,试件质量损失率1.86%,抗冻性能良好.研究结果为自密实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参考.
微量磷酸盐对蒸养混凝土强度增效作用的影响
何廷树;谢彪
2017, 36(3): 1030-1034.
摘要
(
25
)
PDF
(1458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微掺量(0.05%之内)磷酸盐对蒸养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对比不同掺量氯化钙和硫酸钠,并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当磷酸盐掺量为0%~0.05%时,随磷酸盐掺量的增加,蒸养混凝土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掺量为0.01%时,脱模强度提高14.7%,28 d强度提高15.3%,当掺量为0.05%时,对蒸养混凝土强度增长不利,微掺量氯化钙与硫酸钠对蒸养混凝土强度基本无影响.在0.01%掺量下磷酸盐能促进水泥地水化作用,同时使得水化产物晶体形貌生长规整和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强度增长;当掺量为0.05%时,磷酸盐会阻碍水泥水化,对蒸养混凝土强度增长不利.
渗锡量的定性检测及降低玻璃表面渗锡量的措施研究
王宙
2017, 36(3): 1035-1039.
摘要
(
7
)
PDF
(994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浮法工艺生产平板玻璃,由于玻璃在锡槽内成形,玻璃下表面必然会引入一定的渗锡量,当渗锡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玻璃进行钢化加工,就会出现钢化彩虹,从而影响到玻璃的外观质量.分析了浮法玻璃钢化彩虹的形成与渗锡量的关系,提出了浮法玻璃生产中渗锡量的定性快速检测方法,可以避免玻璃在后续加工中造成损失;论述了降低玻璃渗锡量的措施,可用于指导浮法玻璃生产.
利用废弃粉煤灰制备压裂液用硼交联剂的研究
陈馥;杨洋;卜涛;何雪梅
2017, 36(3): 1040-1045.
摘要
(
3
)
PDF
(1055KB) (
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废弃粉煤灰制备聚硅酸,以聚硅酸、硼砂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高温延缓型交联剂.采用单因素法,通过测定硼交联剂性能,优选出最佳合成工艺参数为:硼砂5wt%,配体28.5wt%,反应温度80 ℃,催化剂1.5wt%.并对合成目标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其交联的HPG(羟丙基胍胶)冻胶压裂液的高温流变性评价表明,当胍胶浓度为0.45wt%,交联比为100∶0.8(体积比)时,110 ℃,170 s-1的剪切速率条件下,剪切2 h,粘度达到130 MPa·s以上,证明该交联剂对HPG具有较好的交联效果,老化破胶实验表明其交联的压裂冻胶易破胶返排,残渣低.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软测量模型预测水泡陈化中钢渣f-CaO含量
陈华;李辉;顾恒星;杨刚;陈伟;徐德龙
2017, 36(3): 1046-1050.
摘要
(
5
)
PDF
(908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水泡陈化方法处理滚筒钢渣,跟踪检测滚筒钢渣中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运用高斯过程回归,建立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软测量模型预测滚筒钢渣水泡陈化中f-CaO含量.结果表明,水泡陈化方法处理滚筒钢渣可以有效降低f-CaO含量,A类滚筒钢渣120 d之后f-CaO含量基本维持在3.98%~4.03%,B类滚筒钢渣105 d之后f-CaO含量维持在9.84%~10.03%,满足安全利用的要求;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软测量模型的真实值与预测值数据吻合较好,相对误差为-1.493%~0.748%,有效提高了滚筒钢渣水泡陈化中f-CaO含量预测精度.
石蜡胶囊的制备及其对砂浆热导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进;陈佩圆;马海彬;王宇轩;王东平
2017, 36(3): 1051-1055.
摘要
(
6
)
PDF
(1234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固-液相变材料封装问题,以石蜡为芯材,陶粒颗粒为载体,水泥为封装材料制备了石蜡胶囊.分析了石蜡胶囊的基本性质,测试了石蜡胶囊的DSC曲线;并将石蜡胶囊掺入砂浆中,研究了掺入石蜡胶囊对砂浆热导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使用水泥封装后,石蜡胶囊的密封性好,高温下不会发生泄露;石蜡胶囊掺入砂浆中,对砂浆力学性能影响较小,且可降低砂浆的导热系数和水泥水化温度,并推迟水化温度峰值的出现.
材料本征参数及试验条件对沥青-石料粘附性影响分析
韩庆奎;谭新贵;湛哲宏;李泉;罗丽
2017, 36(3): 1056-1063.
摘要
(
4
)
PDF
(1472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接触角法研究沥青-石料粘附性来预防沥青混合料水损害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接触角法,以公路建设中常用的七种石料和三种沥青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得到同一、稳定的试验条件来研究材料的本征参数对沥青-石料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经过15.9 mm抛光度抛光、蒸馏水-无水乙醇-环己烷-蒸馏水依次清洗、60 ℃试验温度条件下进行接触角试验,所得沥青-石料粘附功与材料本征参数影响沥青-石料粘附性的结果相对应.
基于流变特性的粗骨料级配优化设计
焦登武;史才军;安晓鹏;刘豫;何富强
2017, 36(3): 1064-1070.
摘要
(
111
)
PDF
(1109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ICAR流变仪测试了三级配粗骨料不同比例组成时新拌混凝土的性能,在宾汉姆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流变参数.探究了粗骨料级配对扩展度、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的影响,进而综合评述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的最优范围,对混凝土三级配粗骨料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改变粗骨料的级配组成能够明显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流变参数,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新拌混凝土流变参数,可以确定不同级配粗骨料的最优组配.因此,通过限定适宜的流变参数范围,可以指导混凝土的组成设计.
Er2W3O12陶瓷的制备及其负热膨胀性能研究
张志萍;章嘉诚;刘红飞;杨露;陈小兵
2017, 36(3): 1071-1074.
摘要
(
18
)
PDF
(1242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分析纯Er2O3和WO3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Er2W3O12陶瓷,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热重分析仪(TG)对其结构组分、断面形貌和吸湿特性进行表征.采用热膨胀仪和变温XRD对Er2W3O12陶瓷的负热膨胀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950 ℃烧结6 h制得的Er2W3O12陶瓷结构致密.Er2W3O12材料在室温下容易吸湿,在120 ℃完全失去吸湿水,表现为正交相的Er2W3O12陶瓷,具有良好的负热膨胀性能,其在138~700 ℃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7.94×10-6 K-1.变温XRD分析发现:Er2W3O12陶瓷沿三个晶轴方向均表现为负热膨胀,在100~600 ℃温度区间内,Er2W3O12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为-7.81×10-6 K-1.
不同组成LDHs薄膜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于欢;王卫伟
2017, 36(3): 1075-1079.
摘要
(
8
)
PDF
(1498KB) (
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尿素为沉淀剂,M2+/M3+摩尔比为2/1,采用水热法在导电布上制备了三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薄膜,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组成LDHs薄膜的二价金属离子和三价金属离子溶度积之间的差异决定了LDHs薄膜的形貌和粒径.M2+和M3+溶度积相差较小时,NiAl-LDHs和MgAl-LDHs薄膜为片状结构,其中MgAl-LDHs片以ab面垂直导电布生长;M2+和M3+溶度积相差较大的NiFe-LDHs薄膜则由球形团聚构成.甲基橙吸附实验表明,形貌良好、孔隙较多的MgAl-LDHs薄膜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多羟基糖对镁钙质中间包干式料烧结性能的影响
郑玉;张国栋;高洪月;陈祺
2017, 36(3): 1080-1084.
摘要
(
5
)
PDF
(1002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两种多羟基糖(白砂糖和葡萄糖)加入量对镁钙质中间包干式料性能的影响.试验中分别掺入3wt%、4wt%、5wt%、6wt%的两种多羟基糖作为干式料结合剂,在通过振动台成型后对其在低温(150 ℃)、中温(1100 ℃)和高温(1550 ℃)进行热处理.按照相关标准检测镁钙质干式料的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体积密度和气孔率,以及烧后线变化率等指标.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所用的白砂糖和葡萄糖在低温150 ℃下的强度大能满足使用要求;白砂糖在中温1100 ℃和高温1550 ℃烧后线变化较小;使用多羟基糖做结合剂产生的烟气量较小,符合环保要求.
NaOH和Na2SiO3对纤维板阻燃性能的比较研究
王亚超;赵江平;童媛媛;丁建雄
2017, 36(3): 1085-1089.
摘要
(
6
)
PDF
(910KB) (
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比在纤维板表面涂覆NaOH和Na2SiO3溶液,基于小室燃烧法、垂直燃烧仪和极限氧指数等研究其阻燃性能.结果表明,表面改性纤维板的阻燃性能排序为:涂Na2SiO3纤维板>涂NaOH+Na2SiO3纤维板>涂NaOH纤维板>未处理纤维板>泡水处理纤维板,单面涂覆的阻燃性能优于双面涂覆,极限氧指数可达25.2%.提出了NaOH与Na2SiO3对中密度纤维板的阻燃机理,涂覆NaOH溶液易使纤维板的阻燃物质迁移至表面,掺入的Na2SiO3可在纤维板表面形成含(=)Si-O-Si(=)链的三维网状硅质层,进而提高其阻燃性能.
H3BO3对Li2Zn3Ti4O12微波介质陶瓷低温烧结与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唐骅;伍海浜;孟范成
2017, 36(3): 1090-1093.
摘要
(
13
)
PDF
(1376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添加H3BO3助烧剂的Li2Zn3Ti4O12 (LZT)陶瓷,分别通过XRD、SEM、排水法及网络分析仪等方法研究了不同H3BO3添加量对所得陶瓷的物相、微观形貌、烧结特性与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ZT陶瓷中添加3wt% H3BO3可有效降低烧结温度,在900 ℃/2 h烧结条件下可以获得高致密性及优异的微波介电性:ρ=4.15 g/cm3,εr=17.916,Q×f=61200 GHz,Tf=-52.87×10-6/℃.
玄武岩纤维掺量对页岩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性能影响的研究
刘云鹏;郭荣鑫;林志伟;夏海廷;颜峰;张玉波
2017, 36(3): 1094-1100.
摘要
(
5
)
PDF
(1874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作者单位六>=研究了不同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对页岩轻骨料混凝土各项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纤维掺量0.2%时,抗压与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提高11.49%、20%;轻骨料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纤维掺量0.3%时,劈裂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强度提高54.59%;玄武岩纤维掺入页岩轻骨料混凝土中不仅对各相强度有一定提高,且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轻骨料混凝土的脆性缺陷,起到增强增韧作用.
TiO2加入量对固相烧结合成镁铝尖晶石致密化行为的影响
谢鹏永;郝长安;罗旭东
2017, 36(3): 1101-1105.
摘要
(
7
)
PDF
(1643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低品位菱镁矿和工业α氧化铝微粉为主要原料固相烧结合成镁铝尖晶石,探讨TiO2添加剂对合成镁铝尖晶石致密化行为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相关分析软件对烧后试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以揭示镁铝尖晶石烧结致密化的过程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TiO2与形成镁铝尖晶石的置换固溶作用是促进固相合成镁铝尖晶石烧结致密化的重要机理,阳离子空位的产生以及镁铝尖晶石的晶格缺陷,高温下有利于镁铝尖晶石的晶体发育和长大,在空间位阻效应的作用下,达到排除气孔使试样致密化的目的;随着TiO2加入量的增多,镁铝尖晶石的致密化程度也逐渐升高,能够有效的改善制品的烧结性能和显微结构.
在线办公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期刊信息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缪昌文
副主编:彭 寿 刘加平 傅正义
余其俊 杨中民 王士维
王发洲 程 新 胡丽丽
王栋民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440/TQ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1625
国内邮发代号:80-774
通报公众号
通报官方微信
下载中心
论文写作模板
稿件格式规范
国标《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人工晶体学报》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建材蚌埠院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340299
今日访问
1625
在线人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