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硅酸盐通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2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3-12-15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高温后的碳化性能
    元成方;高丹盈;赵毅
    2013, 32(12):  2405-2409. 
    摘要 ( 1 )   PDF (1221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高温后的碳化试验,研究温度及纤维掺量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试验从微观角度对碳化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00 ~ 600℃的温度区间内,混凝土高温损伤将会加剧,混凝土渗透性增强,抗碳化能力显著下降;掺量适中时,聚丙烯纤维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纤维掺量混凝土的碳化性能逐渐接近;经历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水泥水化产物出现分层及裂纹,混凝土内部孔隙增多、微裂缝增大且逐渐贯通,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开裂进一步加剧,裂缝变宽且贯通性增强,孔隙直径增大.
    辅助性胶凝材料反应程度与水泥力学性能关系研究
    冯春花;冯爱虎;李东旭
    2013, 32(12):  2410-2416. 
    摘要 ( 10 )   PDF (1316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主要研究了矿渣和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以及掺量对水泥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对矿渣和粉煤灰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在水泥浆体中的反应程度与水泥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矿渣比表面积的增加,水泥的抗压强度增加,但比表面积有一个适合的范围;随着辅助性胶凝材料掺量的增加,水泥强度降低;单掺矿渣或粉煤灰,其反应程度与水泥抗压强度之间呈现良好的对数关系;复合掺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辅助性胶凝材料时,采用占主导地位的辅助性胶凝材料的反应程度与水泥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来定性描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两者之间也呈现对数关系.
    有机模板硼酸盐[C2H8N][B5O6(OH)4]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潘春阳;麦海登;卢静;李大光;杨红梅;赵丰华;郑颖琳
    2013, 32(12):  2417-2420. 
    摘要 ( 2 )   PDF (1146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二甲胺和硼酸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合成有机模板硼酸盐[C2H8N][B5O6 (OH)4],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分析,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1.3381(75) nm,b=1.1468(56)nm,c=1.7137(92) nm,α=90.032(64)°,β=112.292(82)°,γ=89.988(85)°,V=2.433(2.000) nm3.粉末衍射(PXRD),红外(IR),热重(TGA)以及荧光(PL)等手段对其晶体进行分析表征.在不同温度下对该物质进行热处理,观察其IR和PXRD的变化判断其内部的结构是否能够保持稳定,并通过热重分析进行补充说明.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该物质的发光特性发生明显的变化.实验证实[C2H8N] [B5O6(OH)4]一种可能用在白光LED上的荧光粉.
    附加水及预湿时间对自燃煤矸石砂轻混凝土性能影响
    周梅;浦倍超;徐秒;田博宇;钟琪
    2013, 32(12):  2421-2426. 
    摘要 ( 2 )   PDF (1253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燃煤矸石粗集料的多孔性能决定了其吸水特性,由于其吸水量比天然碎石大,配合比设计中单位用水量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研究了自燃煤矸石粗集料吸水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建立了增加附加水的计算公式.其次研究了不同附加水对自燃煤矸石砂轻混凝土坍落度及强度的影响规律,最后研究了自燃煤矸石粗集料预湿时间对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经时损失及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自燃煤矸石粗集料,提前1h掺入吸水率80%的附加水润湿,自燃煤矸石砂轻混凝土,无论是拌合物坍落度、经时损失,还是强度等级皆能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丰富和发展了砂轻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理论.
    锂、钢渣掺合混凝土强度性能的正交试验研究
    毛海涛;王晓菊;何华祥;邵东国
    2013, 32(12):  2427-2434. 
    摘要 ( 2 )   PDF (2257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锂、钢渣是工业废渣,但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均符合混凝土掺合料的特性,对改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有利,而且价格低廉,可降低工程成本.文章中对锂、钢渣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了较系统的正交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锂、钢渣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凝土早强的主要因素,锂渣掺量以10%(前期)和30%(后期)为最优;水胶比则是影响锂、钢渣高性能混凝凝土后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2)磨细钢渣粉对混凝土的充填作用优良,对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作用显著,钢渣掺量以20%为最优.(3)水胶比对28 d劈裂抗拉强度影响显著.此外,通过试验还得出了不同强度的最优配合比.
    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彭小芹;胡灿;兰聪;钱景辰;谭超
    2013, 32(12):  2435-2439. 
    摘要 ( 3 )   PDF (1275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ASTM C1202-97方法测定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及渗透等级,主要研究了矿渣、粉煤灰、偏高岭土在单掺及不同比例复掺时对低水胶比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能有效改善低水胶比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粉煤灰与矿渣复掺时,随着矿渣所占比例增加,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等级逐渐降低.水胶比为0.38,偏高岭土与矿渣复掺时随着偏高岭土所占比例增大,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先降低后增加,与基准组相比较,掺入比例为1∶1时其28 d氯离子电通量降低了93%.偏高岭土与矿渣复掺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孔径趋于细化,提高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阜新某膨润土矿水力旋流器湿法提纯工艺研究
    任瑞晨;满东;程强;程明
    2013, 32(12):  2440-2442. 
    摘要 ( 4 )   PDF (161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针对阜新某膨润土矿经磨粉机除砂磨粉之后,蒙脱石含量不能达到生产要求这一问题,采用小锥角,多型号小直径水力旋流器串联的工艺对其磨粉之后的产品进行湿法提纯,通过适宜的入料浓度、给矿压力,使旋流器各级产品蒙脱石含量均有提高,最终精矿品位达到95%以上,满足生产要求,并且该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生产效率高,可应用于现场生产.
    粉煤灰和矿粉双掺对水泥基材料固化氯离子能力的研究
    莫利伟;耿健;柳俊哲;孙家瑛
    2013, 32(12):  2443-2448. 
    摘要 ( 2 )   PDF (1270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单掺和复掺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的方式,研究水泥基材料对氯离子的固化特性.结果表明:单掺情况下,反应前期掺矿粉水泥基材料氯离子固化率高于掺粉煤灰;反应后期则相反,表明粉煤灰固化氯离子效果优于矿粉.复掺情况下,反应前期氯离子固化率随着F/S(粉煤灰/矿粉)比例的减小而增大;反应后期随着F/S(粉煤灰/矿粉)比例的增大而增大,表明随着粉煤灰掺入比例的增大,氯离子固化率变大.比较单掺和复掺的氯离子固化率可知,复掺固化率与单掺粉煤灰相近,并高于单掺矿粉.但是,就反应前期来看,复掺时的固化率高于任何一种单掺形式,表明,复掺对胶凝材料反应前期的氯离子固化率提升较快.
    石煤提钒尾渣制备地聚合物的试验研究
    胡芳芳;张一敏;陈铁军;包申旭;刘涛
    2013, 32(12):  2449-2454. 
    摘要 ( 3 )   PDF (2157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煤提钒尾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和Al2O3,主要矿物为石英、钙长石、钠长石、斜长石等硅酸盐、铝硅酸盐矿物,属于硅酸盐类尾矿.在研究石煤提钒尾渣的特性基础上,以石煤提钒尾渣为主要原料,偏高岭土为辅助原料,以NaOH为碱激发剂,制备了石煤提钒尾渣地聚合物.考察了硅铝基质原料的配比,碱激发剂掺量,成型水固比以及成型压力对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基质原料配比尾渣/偏高岭土为7∶3,碱激发剂最佳掺量为13%,成型水固比为0.16,成型压力为15 MPa时,试样28 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7.4 MPa.XRD和SEM分析表明:石煤提钒尾渣地聚合物的主要产物为无定型硅铝凝胶,还有少量的类沸石矿物(CaAl2 Si2 O8·4H2O)以及钙沸石CaAl2Si3O10· 3H2O.
    不同形态可溶磷对石膏性能的影响
    张欢;彭家惠;郑云
    2013, 32(12):  2455-2459. 
    摘要 ( 5 )   PDF (1184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不同形态可溶磷加入天然石膏中模拟磷石膏,利用DSC/TG同步热分析和三相分析研究其对石膏脱水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液相过饱和度、结晶水含量测定和SEM分析研究不同形态可溶磷对建筑石膏性能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H3 PO4形态的可溶磷使二水石膏脱水温度降低.三种形态可溶磷均使建筑石膏水化速率减慢,初凝时间延长,液相过饱和度降低,硬化体结构松散,强度降低,它们对建筑石膏性能的影响程度为:H3 PO4>H2PO->HPO42-.
    植物茎诱导原位构筑ZnO分级多孔陶瓷
    朱雷;汤玉斐;胡龙;余帆;赵康
    2013, 32(12):  2460-2464. 
    摘要 ( 1 )   PDF (1725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三叶草茎为诱导模板,经表面修饰、水热反应和煅烧等工艺原位构筑了ZnO分级多孔陶瓷,表征了煅烧前后多孔ZnO的相组成,研究了表面修饰剂的pH值、水热反应温度以及植物茎/Zn(NO3)2质量比对多孔ZnO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其分级多孔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当表面修饰剂的pH=1、水热反应温度为80℃、植物茎/Zn(NO3)2质量比为1∶1时,所得多孔ZnO具有分级多孔结构,其中微米级孔径约为8μm,纳米-亚微米级孔径<1μm,比表面积为43.56 m2/g,实现了ZnO对三叶草茎微-纳米分级多孔结构的精密复制.
    硅藻土-沸石复合吸附剂在废水中氨氮吸附性能研究
    段宁;张银凤;吴依远;胡亮;蒋亚平
    2013, 32(12):  2465-2470. 
    摘要 ( 2 )   PDF (1699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硅藻土与沸石的结合,制备出复合吸附剂用于吸附氨氮.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X射线衍射(XRD)、SEM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静态吸附过程中的复合吸附剂对溶液中氮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较好;复合吸附剂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特征更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特征与Freundlich方程拟合较好.
    凹凸棒石黏土提纯的研究
    郑志杰;程继贵;夏永红;马琛;周济元;徐凯
    2013, 32(12):  2471-2475. 
    摘要 ( 3 )   PDF (1674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别采用直接离心分离和湿法球磨+离心分离两种方法,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借助超声分散,对凹凸棒石黏土进行提纯.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场发射透射电镜观测提纯前后凹凸棒石黏土颗粒的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提纯前后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红外光谱仪进行相关分析和鉴定,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凹凸棒石黏土进行成分分析,并对提纯后凹凸棒石黏土纯度进行了测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直接离心分离和湿法球磨+离心分离提纯所得的凹凸棒石黏土纯度分别可达82.4%和95.3%,提纯后的凹凸棒石黏土为直径20~50 nm,长度50 ~600 nm的针棒状颗粒.
    无机盐/石英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多孔陶瓷基体的制备
    刘涛;李月明;王竹梅;沈宗洋;洪燕;谢志翔
    2013, 32(12):  2476-2480. 
    摘要 ( 1 )   PDF (809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石英为骨料,钾长石为高温粘结剂,木炭为造孔剂制备无机盐/石英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用的微米孔石英多孔陶瓷基体,采用正交实验法系统研究了骨料颗粒粒度、造孔剂粒度、造孔剂含量、高温粘结剂含量及烧成温度对石英多孔陶瓷的显气孔率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石英多孔陶瓷抗折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长石含量,其次是骨料粒度和造孔剂粒度;影响石英多孔陶瓷显气孔率的主要因素是造孔剂含量.制备微米孔石英多孔陶瓷的优化配方和工艺是:石英、木炭和长石均过325目筛,三者质量比为7:2:1,烧成温度为1270f,保温时间为1h.该陶瓷具有以下优良的性能:显气孔率为55.12%,体积密度为1.14 g,/cm3,抗折强度为3.14 MPa,抗压强度为7.12 MPa,平均孔径为13.87 μm且孔径分布范围较窄,96%的气孔孔径在9~21 μm之间.
    斜发沸石负载Mg-Al-Fe水滑石在处理含氯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张万友;刘莹;郗丽娟;张卫红
    2013, 32(12):  2481-2484. 
    摘要 ( 2 )   PDF (1590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共沉淀法制备成的Mg-Al-Fe水滑石负载于斜发沸石上,利用焙烧后的吸附剂在一定条件下去除溶液中的氯离子.研究不同Mg-Al-Fe水滑石的焙烧温度、吸附氯离子温度、吸附剂用量、pH值等因素对氯离子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在5~11的范围内,吸附温度为35℃时,用500℃下焙烧的Mg-Al-Fe水滑石负载斜发沸石4 g/L处理含氯离子废水,吸附效果最明显.对制备好的吸附材料进行XRD、SEM的检测.
    光固化技术制备聚氨酯人造大理石研究
    朋宇
    2013, 32(12):  2485-2489. 
    摘要 ( 1 )   PDF (309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类人造大理石制备方法,聚酯中不含有石英砂等无机类填料,仅混以炭黑和白炭黑,同时作为填料和颜料;采用UV光固化工艺,将传统的成型过程及表面处理环节整合为一步法,极大的简化了生产工艺.聚氨酯丙烯酸酯本身具有较高的耐擦伤性能和强度,以及优越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能,掺混的炭黑和白炭黑结构粒子在增加涂层强度和抗冲击性能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采用炭黑和白炭黑作为基本色,通过调配比例来调配所需的灰度时,涂层的基本性能并不会受比例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影响.涂膜平整、光滑、饱满,耐干热性优良,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耐污染性.
    矿物细掺料对装饰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石齐;吴芳;华腾飞
    2013, 32(12):  2490-2494. 
    摘要 ( 2 )   PDF (1209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了不同掺量下石灰石粉和石英粉两种矿物细掺料对装饰砂浆吸水性、力学性能及泛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15%的石英粉能有效降低装饰砂浆吸水量,提高其力学性能,并且抑制砂浆泛碱效果较好;而掺石灰石粉的装饰砂浆吸水量增加,强度有所下降,抑制砂浆泛碱的作用效果也不明显.
    橡胶混凝土性能及界面改善研究进展
    张海波;尚海涛;管学茂
    2013, 32(12):  2495-2501. 
    摘要 ( 4 )   PDF (555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废旧橡胶作为骨料掺入水泥混凝土是一条绿色利用途径.关于橡胶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已有大量报道,本文从废旧橡胶对混凝土性能改善和对强度性能降低两方面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同时对橡胶混凝土界面改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了目前橡胶混凝土研究中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铜电子浆料的研究发展现状
    刘晓琴;苏晓磊
    2013, 32(12):  2502-2507. 
    摘要 ( 8 )   PDF (1827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铜电子浆料中铜粉具有高的导电性且价格低廉容易获得,但是由于其在高温时容易氧化,因此如何提高铜粉的表面抗氧化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铜电子浆料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导电铜浆的制备;超细铜粉表面氧化原理;铜粉表面改性技术,并对铜粉表面改性技术的不足和铜电子浆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与总结.
    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泛碱机理及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
    朱绘美;王培铭;张国防
    2013, 32(12):  2508-2513. 
    摘要 ( 4 )   PDF (1736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介绍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的泛碱产物物相及泛碱机理,初次泛碱与二次泛碱的发生过程,泛碱的抑制措施等,对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在泛碱机理及抑制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底泥制备陶粒研究进展
    付建秋;黄小凤;潘学军;马丽萍;刘红盼;丁新悦
    2013, 32(12):  2514-2519. 
    摘要 ( 5 )   PDF (489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底泥制备陶粒是底泥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底泥制备陶粒的可行性,介绍了底泥制备陶粒过程各环节的作用及目前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目前底泥陶粒主要的应用方向;同时展望了底泥制备陶粒工艺和底泥陶粒应用两方面的研究方向,为底泥制备陶粒的机理研究及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SiC-MoSi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
    张小亮;黄诗婷;高朋召
    2013, 32(12):  2520-2527. 
    摘要 ( 7 )   PDF (984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硅化钼(MoSi2)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高温材料,但低温脆性和高温抗蠕变性差限制了其应用领域,通过在MoSi2中添加碳化硅(SiC)能有效改善上述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SiC-MoSi2复合材料制备方法,SiC颗粒、晶须、纤维等强韧化MoSi2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SiC-MoSi2复合材料的其它性能进行了总结.
    矿渣对水泥水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路阳;李根;谢雪科;何小芳;曹新鑫
    2013, 32(12):  2528-2532. 
    摘要 ( 7 )   PDF (362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渣(slag)作为水泥的一种重要混合材,具有易磨性差、自身水硬性、污染环境等缺点而限制了其应用,所以矿渣对水泥水化影响的研究成为水泥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矿渣不同品种和用量方面介绍了矿渣对水泥水化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矿渣对水泥水化影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十年矿渣在水泥中的应用,展望了未来矿渣在水泥方面的发展趋势.
    高效晶硅太阳电池的发展与抑制光衰的研究进展
    杨淑云;李宁;丰云恺;任丽;任丙彦
    2013, 32(12):  2533-2537. 
    摘要 ( 4 )   PDF (1224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晶硅太阳电池在光伏发电中占有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科技进步主导着光伏发电的走向.随着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其光衰也随之提高,成为高效晶硅电池科技发展的瓶颈.研究发现,硅中的杂质补偿度和B-O复合体均能造成电池的“光衰”.利用掺镓硅单晶替代掺硼硅单晶并严格控制硅中的杂质补偿度能够大大抑制光衰,其机理和工艺的研究对高效晶硅电池的发展意义重大.
    砂石质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巨浩波;吕生华;刘晶晶
    2013, 32(12):  2538-2543. 
    摘要 ( 2 )   PDF (562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砂石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分别综述了石灰石粉和泥粉的矿物组成、含量对减水剂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混凝土抗泥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混凝土中石灰石粉和泥粉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工艺因素对磁控溅射法制备钛酸锶钡薄膜性能的影响
    张玉芹;邓小玲;刘行冰;符春林;成计平
    2013, 32(12):  2544-2549. 
    摘要 ( 2 )   PDF (2157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磁控溅射技术在薄膜制备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介绍磁控溅射法制备薄膜材料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基础之上,详细分析了溅射工艺参数(溅射功率、温度、溅射气压、氧分压)对BST薄膜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水泥水化动力学及微观模型的计算机模拟
    王珍吾;马国金;李久明
    2013, 32(12):  2550-2553. 
    摘要 ( 19 )   PDF (1200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几种传统的水泥水化动力学研究方法(整体动力学,粒子动力学,综合动力学)以及常用的计算机模拟法,提出了微观模型在工程预测方面的应用.
    La1.9Ba0.1Mo1.9Al0.1O8.8电解质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田长安;曹严;尹奇异;谢劲松;王春阳;杨娟;王明;阳杰
    2013, 32(12):  2554-2558. 
    摘要 ( 12 )   PDF (1219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电解质材料La1.9Ba0.1Mo1.9 Al0.1O8.8(LBMA),通过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对样品进行测试研究.研究表明干凝胶经700℃煅烧处理即可得到立方相氧化物LBMA,煅烧后的粉体为分散性较好的球形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约为35 nm.SEM分析和致密度研究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粉体具有良好的烧结性能,在1100℃烧结2h能得到相对密度高于98%的致密的陶瓷烧结体.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LBMA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1100℃烧结的LBMA电解质在800℃时电导率达到17.87 mS/cm,电导活化能为1.22 eV,其有望应用于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铁尾矿粉对C4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张肖艳;宋强;李辉;樊晓丹
    2013, 32(12):  2559-2563. 
    摘要 ( 5 )   PDF (748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选矿工艺的精进,铁尾矿排出的粒度越来越细.本文通过系统的试验,重点研究铁尾矿粉作为惰性掺合料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冻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铁尾矿粉掺量为23%的混凝土,强度发展较快,相对于基准混凝土,28 d强度增长了29%;铁尾矿粉的掺入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抗渗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溶胶-凝胶和冷冻干燥法制备Nd∶YAG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的制备
    王海丽;田庭燕;袁雷;王震
    2013, 32(12):  2564-2567. 
    摘要 ( 2 )   PDF (695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异丙醇铝,醋酸钇和醋酸钕为原料,用溶胶-凝胶和冷冻干燥法制备了Nd3+原子掺杂浓度为1.0%的Nd:YAG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粉体的物相组成和粒度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前驱体经900℃高温煅烧2h后已完全转变为纯YAG相,平均粒径为40nm左右.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粒径逐渐增大.采用热压和热等静压相结合工艺烧结出尺寸为φ50 mm ×2.5 mm的Nd∶YAG透明陶瓷,样品1064 nm的透过率为82.5%.
    反应物浓度对三水碳酸镁晶体生长形貌的影响研究
    闫平科;田海山;高玉娟;王来贵;薛国梁;卢智强
    2013, 32(12):  2568-2571. 
    摘要 ( 2 )   PDF (1628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低温水溶液法合成三水碳酸镁晶体,考查了反应溶液Mg2+初始浓度、NH4 HCO3初始浓度对三水碳酸镁晶体的形貌及晶须产品长度及长径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添加剂的条件下,NH4 HCO3初始浓度对三水碳酸镁晶体结晶形貌具有重要影响,在Mg2初始浓度为0.5 mol/L,(Mg2+):(NH4HCO3)=1:2,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50 min条件下,可以合成出高长径比的三水碳酸镁晶须产品.
    从伯方煤矸石中提取SiO2的试验研究
    朱金萌;蔡会武;王孝发
    2013, 32(12):  2572-2577. 
    摘要 ( 9 )   PDF (1210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伯方煤矸石酸浸提取A12O3后的残渣为原料制备SiO2,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渣比、液固比对SiO2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碱渣比、液固比对SiO2浸出率影响较大.经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90 min,碱渣比1.4,液固比3∶1,此时SiO2浸出率达56.37%.XRD分析发现,所得产品为非晶态白炭黑,与标准SiO2 XRD衍射图谱相比可知,实验得到的白炭黑孔多、比表面大.SEM分析表明,制得的白炭黑是由小颗粒团聚而成的不规则球形颗粒,平均粒度为250 nm左右,白炭黑颗粒与颗粒相互连接,形成三维的网状结构.
    硫酸盐对不同侧链分子量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郑洪伟;江楠;王智
    2013, 32(12):  2578-2582. 
    摘要 ( 2 )   PDF (1703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测定Na2 SO4和CaSO4·2H2O对掺侧链分子量不同的聚羧酸减水剂时水泥净浆流动度及砂浆扩展度的影响来表征硫酸盐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硫酸盐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分散性能有不利影响;Na2SO4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负面影响较CaSO4·2H2O更显著;此外,侧链分子量较大的聚羧酸减水剂对Na2 SO4更加敏感.
    聚丙烯粗纤维对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性能影响
    牛旭婧;赵庆新;陈天红
    2013, 32(12):  2583-2588. 
    摘要 ( 2 )   PDF (1714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聚丙烯粗纤维对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的影响,测试了不同目标温度(200℃、400℃、600℃和800℃)后高强混凝土的残余抗折强度、基体质量损失率及吸水率,同时结合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分析了不同受火温度后高强混凝土的内部损伤.结果表明:聚丙烯粗纤维的掺入对HSC高温后抗折强度存在不利影响,其中聚丙烯粗、细纤维混杂协同作用的影响最小,400℃时粗、细纤维体积分数均为0.1%的混杂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为基准组的90%.与细纤维相比,聚丙烯粗纤维熔化后形成的泄压通道更为粗化,高温后基体质量损失率及吸水率更大;粗纤维掺量过高,泄压通道将过于粗化,总孔隙率明显增大,即聚丙烯粗纤维的使用存在最佳掺量.不同纤维掺量下HSC的损伤度随受火温度演化结果相一致,通过对实验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建立了聚丙烯粗纤维高强混凝土损伤度随受火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依据受火后混凝土损伤度的测试结果,计算其受火温度.
    橡胶混凝土的基本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李赞成;许金余;罗鑫;范建设;苗华东
    2013, 32(12):  2589-2594. 
    摘要 ( 2 )   PDF (1719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3种粒径(16目、20目、40目),4种掺量(50 L/m3、75 L/m3、100 L/m3、125 L/m3)的橡胶粉设计了12种配合比的橡胶混凝土,开展了橡胶混凝土(rubber powder concrete,RPC)的准静态力学试验,描述橡胶混凝土的受力破坏形态,研究橡胶粉的粒径、掺量对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折压比的影响情况,确定橡胶粉的最佳粒径及掺量范围.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橡胶混凝土的破坏表现为延性破坏;随着橡胶粉掺量的增加,橡胶混凝土的7d、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逐渐降低;掺40目橡胶混凝土的7d、28 d折压比总体优于基准混凝土,掺16目橡胶混凝土的7d、28 d折压比先减小后增大,掺20目橡胶混凝土的7d、28 d折压比的变化趋势差别较大;掺20、40目橡胶混凝土的韧性要好于掺16目橡胶混凝土;从折压比和韧性的评价指标来看,制备橡胶混凝土时,最佳粒径为40目,掺量应大于100 L/m3.
    硅藻土-沸石复合吸附剂去除水体中氮磷的试验研究
    段宁;张银凤;吴依远
    2013, 32(12):  2595-2599. 
    摘要 ( 3 )   PDF (297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主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硅藻土-沸石作为复合吸附剂对氮磷废水的处理效率,试验结果表明:与硅藻土或沸石相比,复合吸附剂对氮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试验的最佳条件为:对于该吸附剂去除氨氮,pH=8,初始浓度为40 mg/L,吸附时间为350 min,吸附剂用量20 g/L;对于该吸附剂去除磷,初始浓度为5 mg/L,吸附时间为120 min,吸附剂用量20 g/L.
    垃圾衍生燃料气化后无机底渣制备免烧砖及对重金属的固化
    王奕仁;王爱勤;李春萍;郝利炜
    2013, 32(12):  2600-2603. 
    摘要 ( 1 )   PDF (677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垃圾气化后的无机底渣中添加10%水泥作为粘结剂、不同比例的电石渣作为激发剂设计了10组实验制备免烧砖,以T2处理制备的免烧砖3d、7d和28 d的抗压强度均较高,分别为10.5 MPa、19.3 MPa和20.1 MPa,达到了优质砖标准.以T2处理制备的免烧砖,其浸出液重金属浓度值均低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水要求;重金属Pb、Zn、Cu、Cd大多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分别占总形态的99.97%、82.93%、89.55%和74.20%.
    官能团基质三乙醇胺水泥助磨剂的制备与研究
    张迎;吴其胜
    2013, 32(12):  2604-2610. 
    摘要 ( 1 )   PDF (1748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合成了四种官能团基质的有机三乙醇胺化合物(LGA1、FGA2、LGA3、LGA4).在不同掺量与助磨时间条件下,将各化合物分别加入具有一定配比水泥熟料与石膏的球磨机内粉磨并以TEA为对比,测试了粉磨后物料的筛余量、比表面积(SSA)、粒度分布、强度、XRD、SEM等并结合助磨机理予以分析,发现改性后的助磨剂对水泥粉磨效果影响较为显著.试验发现,改性后的三乙醇胺分子中新增了-COOH与羧酸根离子,助磨效果优于TEA.
    纳米氧化铈和氧化镧对熔融石英高温晶化特性的影响
    卜景龙;陈越军;王志发
    2013, 32(12):  2611-2617. 
    摘要 ( 1 )   PDF (2258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平均粒径为20 μm的高纯熔融石英细粉为原料,分别以1%、2%和3%的纳米CeO2或纳米La2O3为添加剂,试样经50 MPa压力成形后,于还原气氛下经1300℃、1350℃和1400℃保温lh烧成,制备出含稀土纳米氧化物的熔融石英陶瓷材料.通过热膨胀率测定与XRD分析,研究了稀土纳米氧化物对熔融石英高温晶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温度下,引入的纳米La2O3或纳米CeO2对熔融石英的晶化行为均有明显影响,纳米La2O3比纳米CeO2对熔融石英晶化的抑制作用更强.与空白试样比较,掺入纳米La2O3试样具有最低的热膨胀率,熔融石英的晶化温度提高100℃以上,晶化量减小约82%,纳米La2O3是熔融石英适宜的晶化抑制剂,其最佳引入量为1%.
    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的受剪性能
    卓玲;陈宝璠
    2013, 32(12):  2618-2621. 
    摘要 ( 1 )   PDF (1193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废弃混凝土加工成的再生骨料,制作了再生骨料取代率为85%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通过受剪试件的受剪试验,以受剪强度作为评定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的受剪性能.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的受剪性能和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的受剪性能基本相同,在剪力作用下发生了通缝剪切破坏,砌块的强度对受剪砌体的通缝受剪强度影响不大,受剪砌体的受剪强度随砂浆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受剪强度平均值的计算公式经修正后为fv,m=0.040 (√)f2.
    正交设计法水热合成尺寸可控的棒状羟基磷灰石
    武琳;吕璐璐;景楠;张艳英;张普敦
    2013, 32(12):  2622-2626. 
    摘要 ( 3 )   PDF (1653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以NH4-NH3缓冲体系控制溶液pH值,通过两次正交设计优化了棒状羟基磷灰石(HA)的水热合成条件,系统考察了溶液pH值、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HA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结果显示,当pH值为11时,在120℃和150℃条件下保温25 h以上,超过90%的HA长径比控制在2~6范围内.
    聚合硅酸硫酸钙铝混凝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张卫红;郗丽娟;安永乐
    2013, 32(12):  2627-2631. 
    摘要 ( 3 )   PDF (239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煅烧的电石渣、铝盐和硅酸盐为基本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浊度、CODCr去除率为指标,研究了聚合硅酸硫酸钙铝混凝剂的制备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是,pH值为2、熟化时间为6h、Al/Si物质的量比为0.8、Ca/Si物质的量比为0.5、SiO2质量百分数为6%、缩聚反应时间1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混凝剂对浊度、CODcr去除率均在90%以上.
    不同除冰盐冻融环境下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曹瑞实;田金亮
    2013, 32(12):  2632-2636. 
    摘要 ( 15 )   PDF (1240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针对我国冬季水泥混凝土路面常年遭受冰雪灾害,使用除冰盐对路面造成侵蚀损害现象,分析了盐冻对混凝土的破坏原理,通过试验比较两种不同除冰盐NaCl、CaCl2在冻融环境下对混凝土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等耐久性因素的影响,得出混凝土在除冰盐NaCl、CaCl2在冻融环境下,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试块表面剥浊腐蚀严重,动弹性模量逐渐下降,力学性能变差,抗压强度降低;两种除冰盐在各自不同浓度3%、6%、12%、25%冻融环境下,3%盐冻的试块破坏最为严重,试块表面剥落露骨,相对动弹性模量迅速降低.
    建筑废弃物运用于再生混凝土之比较研究
    孙英
    2013, 32(12):  2637-2641. 
    摘要 ( 3 )   PDF (1629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筑物的兴建与拆除,产生许多建筑废弃物,在当前积极推广再生能源节约环保的前提下,建筑废弃物的再生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两种不同建筑废弃物(红砖、空心砖)作为混凝土粗骨材,通过在不同的粗骨材比、灰水比中,运用坍度试验、抗压强度试验、耐磨试验等方法详加比较,分析得出两种建筑废弃物作为混凝土粗骨材时,不同比例可达到之最佳强度的目的.以便再生混凝土的后期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粉煤灰用作橡胶补强助剂的研究
    李彩霞;程强;张乾伟;满东;任瑞晨
    2013, 32(12):  2642-2645. 
    摘要 ( 1 )   PDF (1126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主要利用粉煤灰和氧化锌为原料,经过化学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橡胶补强助剂,将改性粉煤灰在橡胶中以不同比例替代炭黑进行对比,得出40%代替中超炭黑、完全替代氧化锌应用效果较好,橡胶制品的性能指标与完全使用中超炭黑的性能相当,为炭黑的替代品研究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