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硅酸盐通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8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9-08-15
    CaO-B2O3-SiO2玻璃相对BaAl2Si2O8陶瓷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影响
    严欣堪;丁士华;黄龙;张晓云;李超;朱惠
    2019, 38(8):  2341-234. 
    摘要 ( 15 )   PDF (4327KB)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固相反应工艺,按化学计量比在BaO-Al2 O3-SiO2(BAS)基料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x(CaO-B2 O3-SiO2,CBS)(x=0,1%,2%,3%,4%)玻璃相合成BAS陶瓷.研究不同含量的CBS玻璃相对BAS系微波介质陶瓷的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BS玻璃相能够有效促进六方相钡长石向单斜相钡长石的转变,在x=1%时,BAS六方相完全转变为单斜相,同时BAS陶瓷的烧结温度从1400℃降低至1325℃.添加适量的CBS玻璃相后,BAS陶瓷样品密度、品质因数(Q×f)值以及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得到改善.当x=1%,烧结温度为1325℃时,可获得综合性能相对较好的BAS陶瓷,其介电性能:εr=6.43,Q×f=30846 GHz,τf=-19.01×10-6℃-1.
    岛礁珊瑚混凝土结构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吴彰钰;余红发;麻海燕;达波;谭永山
    2019, 38(8):  2347-235. 
    摘要 ( 12 )   PDF (1801KB)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临界氯离子浓度(Ccr)、混凝土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初始氯离子含量(C0)等耐久性因素对岛礁环境下的珊瑚混凝土(Coral aggregate concrete,CAC)结构服役寿命的影响规律,选取两种强度等级的CAC试件进行实验室浸泡暴露试验,同时运用基于可靠度理论和修正氯离子扩散理论的ChaDuraLife V1.0寿命分析软件,对热带海洋环境下的CAC结构进行寿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cr和保护层厚度的提高,CAC结构的服役寿命逐渐延长;海水淡化(C0值降低)对选用普通易锈蚀钢筋的CAC结构的服役寿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选用304奥氏不锈钢筋的CAC结构的服役寿命几乎没有影响;对于设计寿命50 a的CAC结构,无论海水是否淡化,都必须采用304奥氏不锈钢钢筋.
    Na2SO4激发低水胶比粉煤灰-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研究
    张文博;徐以希;周世腾;毛明杰;张博
    2019, 38(8):  2356-236. 
    摘要 ( 6 )   PDF (2009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定水胶比为0.24,通过I级粉煤灰替代砂浆中30% ~70%水泥的强度试验,研究了Na2 SO4对粉煤灰-水泥砂浆体系的激发效果.结果表明:不掺激发剂时,砂浆抗压和抗折强度随粉煤灰替代率的增加成比例下降,且粉煤灰替代率达50%以上时对强度增长速率有显著提升作用.粉煤灰替代率不低于50%时,1%的Na2 SO4掺量对砂浆抗压强度增进效果最佳,与此不同的是,Na2 SO4掺量越高,对砂浆抗折强度的增长越有利.随龄期增长,Na2 SO4激发粉煤灰-水泥砂浆的折压比显著下降,但抗折强度均在5.0 MPa以上.
    新型超硫酸盐水泥水化硬化机理
    孙正宁;周健;慕儒;张振秋;陈智丰;葛仲熙;刘成健
    2019, 38(8):  2362-236. 
    摘要 ( 52 )   PDF (6148KB) ( 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硫铝酸盐激发的超硫酸盐水泥(CSA-SSC)的水化硬化机理.采用微量热仪、TGA和SEM-SE方法对CSA-SSC的水化放热过程、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CSA-SSC早期的强度略低,后期CSA-SSC的强度快速增长;该材料表现出超低水化热特性;CSA-SSC水化早期产物主要是钙矾石,在水化后期,主要产物是C-S-H凝胶;CSA-SSC硬化体中的针状钙矾石相互交错形成骨架,C-S-H凝胶则填充于骨架之间,使整个水泥浆体形成致密的结构,从而CSA-SSC的强度逐渐提高.
    雾化施液单晶硅互抛抛光速率实验研究
    李庆忠;孙苏磊;李强强
    2019, 38(8):  2369-237. 
    摘要 ( 7 )   PDF (3626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节自配抛光液的H2 O2含量、pH值、抛光盘转速和抛光压力,通过电化学实验,探究单晶硅互抛抛光过程中抛光工艺参数对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和抛光速率的影响规律,并解释其电化学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雾化施液单晶硅互抛抛光速率随着pH值、H2 O2浓度和抛光盘转速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pH值为10.5、H2 O2浓度为2%、抛光盘转速为70 r/min处达到最大值,随着抛光压力的不断增大而增大;通过雾化施液单晶硅互抛抛光实验得到合理的工艺参数:pH值为10.5、H2 O2浓度为2%、抛光盘转速为60 r/min、抛光压力为7 psi,在该参数下,硅片的抛光速率达到635.2 nm/min,表面粗糙度达到4.01 nm.
    钛合金表面CaTiO3涂层的水热制备与形成过程
    张宏泉;齐永康;文进
    2019, 38(8):  2375-238. 
    摘要 ( 16 )   PDF (27391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热碱处理和水热反应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出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钛酸钙涂层,利用XRD、SEM、TEM和Raman等测试技术研究了不同水热条件对热碱反应层及钛酸钙涂层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及其形成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钛合金基片在3 mol/L NaOH的溶液中于180℃热碱处理6 h,可在其表面形成均匀的柱状钛酸钠反应层.在水热钙化反应过程中,CaCl2溶液中的Ca2+主要通过与钛酸钠的取代反应形成钛酸钙涂层,涂层的形貌和反应程度受CaCl2溶液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大.CaCl2溶液浓度过低或反应时间过短将影响Ca2+对钛酸钠中Na+的取代程度;而CaCl2溶液浓度过高时,可促进Ca2+在热碱反应层表面的沉积,易形成大块团聚物;当反应时间过长时,钛酸钙晶体的过度生长将使网状结构孔隙变小.其最佳反应条件是水热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6 h,CaCl2溶液浓度为0.5 mol/L,此时涂层厚度为5~8μm,微观形貌为网状结构,孔隙尺寸约为300 nm,晶体结构呈柱状,其长度在100~500 nm之间.该方法有望为解决目前临床上所面临的钛合金表面涂层脱落问题提供一条有益的技术途径.
    季节性活动层中混凝土强度与抗冻性显著性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
    张凯;王起才;杨子江;郝艺翔;何孟凯;崔宝红
    2019, 38(8):  2384-239. 
    摘要 ( 11 )   PDF (2773KB) ( 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多年冻土季节活动层区铁路、公路线路中桥梁的墩台基础混凝土灌注桩,研究了水胶比、引气剂及养护温度3种因素交互作用下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冻性能的影响,得出了3种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冻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胶比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最明显,养护温度次之,引气剂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小;养护温度对混凝土的抗冻性影响最明显,水胶比次之,引气剂对抗冻性能的影响最小.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养护方式合理的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冻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进行冻土中混凝土的施工时,合理设计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养护质量并且掺加适量引气剂,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最后建立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验证了其合理性.
    不同ATO掺量对SiO2/ATO-SiO2疏水型抗静电增透膜性能的影响
    陈七;何峰;张树岩;张博文;张鸣奇;刘锡宇;施江
    2019, 38(8):  2391-239. 
    摘要 ( 13 )   PDF (4336KB)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SiO2增透溶胶与疏水型抗静电薄膜溶胶.将锑掺杂氧化锡(ATO)掺入硅溶胶,并利用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对溶胶进行疏水改性.采用提拉镀膜法在玻璃表面首先制备了一层SiO2增透膜,然后在SiO2增透膜表面制备了一层具有疏水与抗静电性能的薄膜.结果表明:当ATO掺量在10% ~20%时,双层薄膜具有比单层SiO2增透膜更高的透过率,在可见光范围内,平均透过率最高可达93%,峰值透过率为94.6%;薄膜与水的接触角最高可达到95.7°;薄膜表面电阻在106Ω/□以下.
    蒸汽养护下预养时间对高强砂浆的影响
    吴岳峻;任申瑞;章皓;邵喆;汪峻峰
    2019, 38(8):  2397-240. 
    摘要 ( 9 )   PDF (1540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差热、X射线衍射及压汞法(MIP)等分析技术研究了蒸汽养护下不同的预养时间对高强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水泥水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养时间的蒸汽养护均可提高水泥的早期水化速率,但对后期水化程度的影响并不明显.随着预养时间的增加,水泥浆体中的Ca(OH)2消耗逐渐减少,不利于火山灰效应的发挥.此外,MIP分析表明在90℃蒸汽养护下,预养时间不足会导致水泥浆体系内部孔隙率的增大,而过长对孔径细化不利.在该条件下,预养时间为12 h时,浆体中的钙矾石减少,而C-S-H含量增多,有效降低了内部孔隙率,孔径细化程度最优,这对提高早期强度起到了促进作用.
    TiO2/In2S3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张丽娜;张平;张山;袁明珞
    2019, 38(8):  2403-240. 
    摘要 ( 6 )   PDF (6039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先采用水热法在FTO(SnO2:F)透明导电玻璃衬底上合成TiO2纳米片阵列,继而在TiO2纳米片表面水热制备In2 S3纳米颗粒形成TiO2/In2 S3复合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仪(EDX)、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吸收谱以及三电极光电化学测试系统对复合薄膜的晶相、微观形貌、光学性能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In2 S3水热生长时间的延长,复合薄膜的光吸收性能逐步延伸到可见光区域.光电化学(PEC)测试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TiO2/In2S3复合薄膜的电流显著提高,是TiO2纳米片阵列电流的4.2倍.
    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疲劳寿命分析
    俞靖洋;梁乃兴;童攀;唐睿熙
    2019, 38(8):  2408-241. 
    摘要 ( 7 )   PDF (2220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线性累积疲劳损伤理论为基础,提出以路面基层层底拉应力为控制指标,并考虑不同基层材料以及层间接触条件的水稳碎石基层疲劳寿命预估方法.利用云南地区轴载调查记录和气温数据,计算全年不同温度区间、不同轴载等级下路面基层层底拉应力,并以此为依据预估基层疲劳寿命.计算结果表明,掺加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疲劳寿命为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2.6~3倍,层间光滑状态时基层疲劳寿命仅为层间连续状态下的0.1倍.
    扰动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尺寸效应试验研究
    潘慧敏;王树伟;付建航
    2019, 38(8):  2414-241. 
    摘要 ( 6 )   PDF (1791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初凝后终凝前的不同尺寸的混凝土试件施加扰动,测试其28 d劈裂抗拉强度、饱和面干吸水率和受压声发射特征参数,研究了扰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程度和试件尺寸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扰动使混凝土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降低,随着试件尺寸的增大,其强度降低幅度增大,扰动对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边长分别为70.7 mm,100 mm和150 mm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尺寸效应系数α分别为0.81,0.88和1.00;扰动使混凝土饱和面干吸水率增大,试件尺寸越大,混凝土受扰后的密实性越差,开口孔隙越多,吸水性变化越大,扰动对饱和面干吸水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尺寸效应,边长分别为70.7 mm,100 mm和150 mm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尺寸效应系数β分别为0.49,0.75和1.00;在受压加载测试的各阶段,不同尺寸的混凝土试件其声发射特征存在差异,即存在尺寸效应,其中在压密阶段尺寸效应最为显著.
    生料粉磨环境下石灰石低温半干法固硫特性研究
    王俊杰;房晶瑞;王金宜;汪澜
    2019, 38(8):  2420-242. 
    摘要 ( 5 )   PDF (1408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泥生产中石灰石粉磨和烘干工序具有显著的SO2吸收特性,其属于半干法脱硫.采用固定床实验装置,设计了石英砂作为空白对照,研究了反应温度、石灰石含水率对石灰石低温半干法固硫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石灰石含水率为20%,反应温度从50℃升高到100℃时,石灰石对SO2的吸附量从1.06 mg SO2/g石灰石下降至0.32 mg SO2/g石灰石,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中SO2物理吸附比例从4.72%最高增加至17.81%,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含水率为5%、10%和20%时,在50~100℃内石灰石颗粒对SO2的平均吸附量分别为0.14 mg SO2/g、0.25 mg SO2/g和0.60 mg SO2/g石灰石,其中SO2物理吸附比例分别为38.60%、17.66%和11.22%;SO2吸附量随含水率增加而显著增大,而物理吸附比例随含水率增加而显著降低.采用积分计算的石灰石SO3含量增加值与荧光分析结果相吻合,而与硫酸钡重量法检测结果不一致,表明石灰石低温半干法固硫产物以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等为主,而不是硫酸盐.
    MgAlON系复合材料的热震稳定性分析
    郭艳芹
    2019, 38(8):  2426-242. 
    摘要 ( 6 )   PDF (4122KB) ( 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不同骨料、不同基质及不同热震冷却方法对MgAlON系复合材料热震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原料为骨料、基质料、结合剂(糊精),压制成型后1500℃高温氮化烧成.先测定烧成后试样的抗折强度;然后将试样1000℃埋碳处理后降至室温风冷循环三次,测其抗折强度;再将试件加热保温到设定温度后立即取出,放入循环水中进行水冷后测定其抗折强度σf;并计算热震前后试样残余强度保持率;利用SEM观察试样热震后的显微结构特征.实验研究表明:MgO-MgAl2 O4-MgAlON系复合材料的临界热震温差ΔTC为400℃;热震后MgAl2 O4-MgAlON复合材料的残余强度保持率较高,MgAlON弥散于基质材料中,起到了原位自补强作用;同种骨料的试样相比,氧化铝基试样热震后的残余强度保持率相对较高.
    改性磷石膏基超硫酸盐水泥研究进展
    方佩佩;刘数华
    2019, 38(8):  2430-243. 
    摘要 ( 38 )   PDF (1024KB)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磷石膏利用现状以及磷石膏的粒径、pH值、杂质类型及其不利影响,讨论磷石膏基超硫酸盐水泥存在的问题,总结目前常见的磷石膏改性方法及其优缺点,重点分析石灰中和改性的作用机理及预期效果,分析表明石灰中和改性有望提高磷石膏基超硫酸盐水泥的早期强度,改善碳化问题.
    3D打印混凝土材料及性能测试研究进展
    常西栋;李维红;王乾
    2019, 38(8):  2435-244. 
    摘要 ( 56 )   PDF (2182KB) ( 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3 D打印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在建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正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在对建筑3D打印材料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等方面应包含的相关评价指标内容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3D打印混凝土材料在流动性、可挤出性、可建造性、凝结时间及力学强度等性能指标的调整方式及其测试方法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最后阐述了目前建筑3D打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未来3D打印建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特性研究进展
    葛宇川;刘数华
    2019, 38(8):  2442-244. 
    摘要 ( 17 )   PDF (3004KB)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概述了导电混凝土的由来、分类;描述了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机理;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特性,包括:拌合物工作性、导电特性、力学特性、电热效应、压敏性、温敏性、耐久性和微观特性,其中详细讨论了导电特性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微观结构特征印证了导电特性和力学特性;最后,探讨了碳纤维导电混凝土无法广泛应用的原因,并给出了几种促进措施.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SnO2电子传输层应用进展
    王传坤;聂奎营;张星;马恒
    2019, 38(8):  2448-245. 
    摘要 ( 16 )   PDF (4022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nO2材料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被用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材料.电子传输层材料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提高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SnO2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透射率及能级和钙钛矿材料相匹配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为此本文主要综述了SnO2作为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近期研究进展.
    再生微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周长顺;吉红波;赵丽颖
    2019, 38(8):  2456-246. 
    摘要 ( 22 )   PDF (8746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再生微粉是再生骨料生产过程中的细微颗粒,其含有大量的SiO2和Al2 O3,具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的应用潜力.因其火山灰活性和微集料填充效应可以显著改善水泥基材料性能,已经成为节能环保材料在水泥混凝土领域的关注热点.介绍了再生微粉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水化活性潜质,以及对水泥基材料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综述了其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再生微粉水泥基材料的发展趋势.
    磷渣在水泥混凝土中的资源化利用
    张敏;马倩敏;郭荣鑫;史天尧;黄丽萍;林志伟;颜峰
    2019, 38(8):  2464-246. 
    摘要 ( 42 )   PDF (4314KB)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磷渣是电炉制取黄磷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目前,磷渣的大量应用主要还是在水泥混凝土行业中.主要从磷渣用作水泥生产原料、磷渣用作砂浆混凝土骨料、磷渣用作矿物掺合料、用磷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等四个方面对磷渣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磷渣对水泥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等性能的影响.
    无机固体表面的电化学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张涛;申星梅;武杏荣;曹发斌;王平;李辽沙
    2019, 38(8):  2470-247. 
    摘要 ( 7 )   PDF (5362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多数不经处理的无机固体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缺陷.解决上述问题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无机固体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在应用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无机固体表面改性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表面活性剂法、偶联剂法、表面接枝法等.各种改性方法均有优劣,在实践中人们致力于寻找更为有效的表面改性方法.电化学改性法因具有反应易于控制、操作连续简单、效果显著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在固体颗粒表面特性和改性技术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其电化学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从粉体颗粒、碳纤维以及体材料三个方面,阐述了其电化学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固体颗粒电化学改性技术的未来工作重点和新的研究方向.
    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研究发展现状和趋势
    江涛
    2019, 38(8):  2475-249. 
    摘要 ( 87 )   PDF (1684KB) ( 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层状陶瓷复合材料是以陶瓷材料为硬夹层,以氮化硼或石墨为软夹层,并且通过烧结工艺制备出具有层状结构的陶瓷复合材料.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磨损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等.层状陶瓷复合材料主要包括以氮化硼为夹层的层状陶瓷复合材料,还有以石墨为夹层的层状陶瓷复合材料.主要综述以氮化硼为夹层的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和以石墨为夹层的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耐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以及其他性能等.并综述以氮化硼为夹层的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和以石墨为夹层的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未来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P2O5对Na2O-Al2O3-SiO2系统玻璃结构和分相的影响
    昝昱廷;陆平;牛韵雅
    2019, 38(8):  2492-249. 
    摘要 ( 17 )   PDF (2172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制备25Na2O-(25-x)Al2O3-50SiO2-xP2O5(x≤25mol%)系统玻璃,并且采用Raman和SEM,研究了高含量P2 O5对Na2 O-Al2 O3-SiO2系统玻璃结构和分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2 O5的不断加入,作为电价平衡体的Na+被逐渐释放,并且充当了网络改变体的角色,造成了硅酸盐网络结构聚合度降低,而磷酸盐网络结构聚合度增大.随着P2 O5的不断加入且Al/P<1时,该系统玻璃发生稳定分相,而且分相机理也由成核-生长转变为亚稳分解.
    MoS2-PAN吸附膜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影响规律
    孙墨杰;艾玉鑫;王世杰;张庭;王久生;王冬
    2019, 38(8):  2497-250. 
    摘要 ( 6 )   PDF (10190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聚丙烯腈(PAN)为基膜、硫化钼(MoS2)为改性剂制备MoS2-PAN有机-无机复合膜.利用PAN基膜对重金属离子进行选择性、PAN固含量以及温度因素进行吸附性能实验,并通过SEM、FTIR进行表征.在此条件下,通过添加MoS2提高吸附膜材料对Cu2+的吸附能力,分别改变MoS2固含量、pH值、温度、反应时间得到最优吸附量,并通过动力学拟合曲线、等温吸附模型以及热力学模型确定反应机理,并通过解吸实验考察吸附膜解吸再生效应.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pH=6的条件下添加MoS21wt%对Cu2+吸附180 min吸附性能达到最优,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更符合该吸附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符合该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
    吸水珊瑚砂作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内养护介质的研究
    易双秦;刘开志;邱晶;余睿;水中和;赵旭东;刘轩睿
    2019, 38(8):  2506-251. 
    摘要 ( 20 )   PDF (9784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修正后的Andreasen-Andersen模型,以不同吸水率的预湿珊瑚砂按一定体积掺量取代河砂配制UHPC.根据相关标准对UHPC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自收缩进行了测试,同时利用图像分析对UHPC孔隙发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掺入吸水珊瑚砂整体上会抑制UHPC强度发展,提高流动度和减小自收缩.微观分析表明,吸水珊瑚砂的引入会增大UHPC基体中微米级粗孔的孔隙率,降低毫米级气孔的孔隙率.最佳配合比为以吸水率19.0wt%细珊瑚砂取代20vol%同粒径河砂,UHPC流动度增加43.2%,28 d抗压强度提高1.3%,28 d抗折强度下降4.8%,7 d自收缩下降42.2%.
    水泥用石灰岩制备天然水硬性石灰NHL2的工艺优化与性能研究
    刘泽;王琳琳;姜启衎;王栋民;王佳璇;刘浪
    2019, 38(8):  2513-251. 
    摘要 ( 9 )   PDF (7323KB)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条件下,采用水泥用石灰岩制备天然水硬性石灰NHL2.采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石灰岩原料粉体、煅烧中间产物和消化产物进行了表征.此外,粒度分析显示实验室样品的粒度分布与商用产品NHL2近似;白度仪分析消化样品,表明实验室制备的NHL2(Lab-NHL2)样品比商用产品(Com-NHL2)白度高,样品28 d抗压强度为2.0 MPa,达到欧洲标准BS.EN 459—2015对NHL2的要求.
    胡敏酸对冲洪积黏性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曹净;李贵祥
    2019, 38(8):  2518-252. 
    摘要 ( 4 )   PDF (2972KB) ( 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胡敏酸对冲洪积黏性土强度的影响效果,采用在冲洪积黏性土中添加胡敏酸配制不同胡敏酸含量的试样土,并控制土样试件的孔隙比与含水量.通过对养护时间为28 d和90 d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分析试样土中胡敏酸含量对试样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探讨其对试样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胡敏酸掺入量的增加试样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呈现出降低趋势,其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逐渐降低;当掺入量在10%内逐渐增加时,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快速下降,掺入量在10% ~25%之间逐渐增加时,其无侧限抗压强度降速率明显减慢;在胡敏酸掺入量相同时,试样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养护时间的增长稍有增大的趋势;另外,随着胡敏酸掺入量的增加试样土触变性逐渐降低.
    黄秋葵提取液对水泥砂浆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任翔;胡功宏;黄乐;马济浙
    2019, 38(8):  2525-253. 
    摘要 ( 8 )   PDF (5577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天然绿色水泥外加剂,减少化工合成外加剂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高昂成本,以黄秋葵果实为原料制备不同浓度黄秋葵提取溶液,以秋葵提取液充当水以拌和水泥砂浆,通过对砂浆的凝结时间、早期内部温度、抗压强度、吸水率、孔隙率、抗Cl-侵蚀性、扫描电镜等测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秋葵提取液对砂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秋葵提取液延长了水泥砂浆的凝结时间,浓度越大缓凝效果越好;秋葵提取液可以增大水泥的水化程度,使水泥砂浆的早期水化热增加;掺入秋葵提取液可以提高砂浆的抗压强度,秋葵提取液掺入浓度过高时,砂浆的强度会降低,但是对砂浆强度的提升仍起到正面效应,可作为缓凝剂使用;秋葵提取液的加入增大了砂浆的孔隙率,砂浆的抗Cl-侵蚀能力降低,不适宜在含盐量高的水域使用;秋葵提取液可以改善砂浆的内部晶型形貌,生成更多的CSH.
    循环荷载对煤矸石混凝土损伤试验研究
    李永靖;潘铖;张淑坤;李东华;关宏涛;张镇山
    2019, 38(8):  2531-253. 
    摘要 ( 25 )   PDF (2203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煤矸石混凝土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特性,制作了煤矸石质量取代率分别为0、20%、40%、60%、80%、100%的混凝土试件,循环荷载取0.3fc0和0.5fc0,分别在循环加载2500次、5000次、7500次、10000次后测试其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取代率的煤矸石混凝土在循环加载次数较少时,可致密内部结构,抗压强度不但无损而且性能还有所提升,煤矸石的质量取代率越高,混凝土抗压强度越小,达到最大值所需的循环次数越少,循环10000次煤矸石质量取代率40%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开始出现损伤,且疲劳荷载越大,损伤越大;不同质量取代率的煤矸石混凝土在循环加载初期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较快,后期逐渐趋于稳定,疲劳荷载越大,煤矸石质量取代率越高,损伤越严重,加速了结构内部微裂隙的扩展以及新孔隙的产生.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混凝土冻融损伤演化规律
    王伯昕;潘晨;汪飞;王清
    2019, 38(8):  2536-254. 
    摘要 ( 9 )   PDF (3381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混凝土在冻融循环破坏中的真实演化过程,首次将Logistic函数引入到混凝土的冻融损伤研究中,进行了不同水灰比下的混凝土、不同纤维的纤维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利用Logistic函数定量刻画两种混凝土的质量损失与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并将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现有文献进行对比,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灰比、纤维类型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演化规律均符合Logistic函数所描述的发展规律,该模型能够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演化规律进行准确预测.
    TiO2含量对高炉渣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孙睿杰;何峰;王立格;张文涛;刘小青;杨虎;谢峻林
    2019, 38(8):  2542-254. 
    摘要 ( 18 )   PDF (5580KB)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高炉渣并添加辅料制备了基础玻璃,对基础玻璃进行热处理制备出以钙长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运用DSC、XRD、SEM等测试方法,综合分析TiO2含量对高炉渣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O2含量从1.29wt%增加至5.29wt%,微晶玻璃析晶温度逐渐降低,微晶玻璃主晶相均为钙长石、次晶相均为透辉石,微晶玻璃的体积密度、显微硬度及抗折强度呈现上升趋势.当TiO2含量为5.29wt%时,样品机械性能最好,体积密度为2.738 g·cm-3,抗折强度为79.8 MPa,显微硬度为930.2 HV.
    压浆材料性能弱化试验研究
    王乾;徐璐璐;童申家
    2019, 38(8):  2549-255. 
    摘要 ( 14 )   PDF (5459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在动水冲刷作用下压浆材料的弱化性能以及在循环加载作用下压浆材料的使用寿命变化规律,分别选取一种有机压浆材料和无机压浆材料,确定材料配合比,依次进行水冲刷试验和循环加载试验,提出质量损失率、体积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以此分析水冲刷作用对两种压浆材料性能弱化的影响,进行处于不同龄期的压浆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总结压浆材料使用寿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处于多雨季节或多雨地区和少雨季节或少雨地区应分别选择有机压浆材料和无机压浆材料作为板底脱空处治材料,受盐损环境影响严重的地区宜选用有机压浆材料作为处治材料.
    土工格栅与不同粒径填料界面作用特性试验研究
    易富;王政宇;杜常博;李军;孟兴涛
    2019, 38(8):  2557-256. 
    摘要 ( 15 )   PDF (3879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路基边坡加筋设计时,土工格栅与填料间的界面作用特性是影响加筋边坡工程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土工格栅与不同粒径填料的界面摩擦特性,进行了土工格栅与3种不同粒径均匀粗粒土的拉拔试验,分析了法向应力、填料粒径和拉拔速率3个因素对界面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所受的最大拉拔力,随着填料粒径和拉拔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填料粒径比拉拔速率的增幅大;不同粒径或不同拉拔速率下,格栅-土的界面最大剪应力与法向应力均呈线性拟合关系;填料粒径的增大显著提高了界面参数似黏聚力,但对似摩擦角变化不明显;拉拔速率的增大,使得界面参数似黏聚力几乎呈线性增长,而似摩擦角变化不明显.该试验结果对加筋边坡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涂层式复合纳米光催化材料隧道尾气降解研究
    郭寅川;解志腾;申爱琴;张优华
    2019, 38(8):  2563-256. 
    摘要 ( 10 )   PDF (4554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验以特殊的隧道环境为背景,对复合纳米光催化材料涂层的构造深度,不同掺入量的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尾气降解性能进行研究.发现涂层式复合纳米光催化材料对隧道钢渣沥青混合料尾气降解有一定效果,并对构造深度产生一定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涂层式将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应用于隧道钢渣沥青混合料表面,当纳米TiO2和纳米CeO2相对于涂层用量的掺入比分别达到5%和10%时,可取得降解效率峰值且对HC和NO的降解效率可达41.7%和68.7%,30 min内尾气降解速率分别达到78.5 ppm/min和333.9 ppm/min.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收缩性能研究
    吴志涛;张云升;刘乃东;张王田;袁涤非;王涛;顾锦书
    2019, 38(8):  2570-257. 
    摘要 ( 13 )   PDF (2400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要研究了胶凝材料组成及纤维掺量对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lass fiber reinforced cement,GRC)的干燥收缩和自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等温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类型的胶凝材料的早期水化放热及不同龄期的水化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探讨了胶凝材料组成对GRC材料收缩性能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硫铝酸盐水泥制备的GRC材料其长期干燥收缩及自收缩最小,采用硅酸盐水泥制备的GRC材料干燥收缩及自收缩均较大,而掺入粉煤灰、硅灰等矿物掺和料可有效的降低GRC材料的干燥收缩和自收缩.同时,总体来看玻璃纤维掺量对GRC材料的收缩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适当掺量的玻璃纤维可一定程度上降低GRC材料的干燥收缩及自收缩.
    锡尾矿用作二级及以下公路路面底基层材料的试验与效果指标预测模型研究
    杨志全;杨文才;张宗国;刘晓红;杨溢
    2019, 38(8):  2578-258. 
    摘要 ( 10 )   PDF (5897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锡尾矿的综合利用范围并将其变废为宝,消除因其堆积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以实践工程调查结果与《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0804—2009为基础,采用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锡尾矿用作二级及以下公路路面底基层材料试验与效果指标预测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锡尾矿用作二级及以下公路路面底基层材料满足目前使用的规范要求;因此证明其在技术上可行,可取代部分石灰和水泥,节约经济成本;(2)构建了锡尾矿用作二级及以下公路路面底基层材料的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密度等效果指标的四种预测模型,即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幂函数模型与对数函数模型,从概率论与数学统计及验证试验结果差异分析等两个层面综合考虑,确定了锡尾矿用作二级及以下公路路面底基层材料的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Rc与密度ρ的最优预测模型分别为指数模型与线性模型.因此,它们可分别作为锡尾矿用作二级及以下公路路面底基层材料在实践运用中的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Rc与密度ρ等效果指标的理论预测计算基础.
    振动搅拌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及力学性能影响
    李传习;聂洁;冯峥;邓帅;雷智杰;张宇
    2019, 38(8):  2586-259. 
    摘要 ( 14 )   PDF (6547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搅拌过程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获得良好施工性能及实现优异力学性能的重要环节.为此,设计两个UHPC配合比,分别采用传统单、双卧轴强制搅拌及振动搅拌,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振动搅拌对UHPC施工及力学性能影响.通过扩展度、抗压强度和四点弯曲试验,得到了各组UHPC随不同湿拌时间的扩展度、充分湿拌时间、静停一段时间扩展度损失量、抗压、抗折强度、能量吸收、断裂能及弯曲应力-挠度曲线及四点弯曲出现可视裂纹时下缘等效拉应力;对抗压、抗折强度进行了变异性分析;利用应力-挠度曲线,基于规范及其改进法、Nemkumar法计算了弯曲韧性指标.结果表明:湿拌时间相同时,振动搅拌相较强制搅拌可显著提升UHPC的扩展度;UHPC达最大扩展度时,单、双卧轴强制搅拌和振动搅拌的充分湿拌时间分别为6 min、6 min、5 min;振动搅拌3 min时,UHPC扩展度即可达到或超过充分湿拌(6 min)时的强制搅拌;静停时间为4 h时,振动搅拌下UHPC的扩展度损失量均较大幅度低于强制搅拌;振动搅拌相较强制搅拌可显著提升UHPC的抗压强度,提升幅度最大可达33.1%(平均值)和41.46%(标准值),同时变异系数大幅降低;不同搅拌方式时,UHPC抗折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值基本持平,但振动搅拌可显著降低抗折强度变异系数,降低幅度在19.61% ~80.85%之间;采用振动搅拌时UHPC弯曲韧性指数、能量吸收及断裂能均显著优于强制搅拌.
    膨胀剂对碱-激发矿渣砂浆的减缩特性研究
    陈佩圆;王鹏举;王亮;施宇航
    2019, 38(8):  2595-259. 
    摘要 ( 13 )   PDF (4309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了膨胀剂对碱-激发矿渣砂浆的减缩特性研究,分析了不同硫铝酸盐类膨胀剂掺量对碱-激发矿渣砂浆自收缩、干缩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使用压汞仪研究了掺膨胀剂碱-激发矿渣砂浆的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硫铝酸盐类膨胀剂对碱-激发矿渣砂浆自收缩和干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降低收缩的增长速率,3%掺量下可分别减小自收缩35.4%和干缩29%.膨胀剂对碱-激发矿渣砂浆早期强度影响明显,但随龄期发展,其影响作用减弱,28 d时,膨胀剂组与对照组抗压强度相近.膨胀剂可增大碱-激发矿渣砂浆大于20μm的孔体积,有利于减小孔径小于20μm的孔体积,形成更为密实结构.
    养护温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研究
    林剑;吴岳峻;高帅;鲁刘磊;汪峻峰
    2019, 38(8):  2600-260. 
    摘要 ( 16 )   PDF (3689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养护温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和压汞法(MIP)对不同养护温度下RPC的孔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使用红外光谱(IR)与扫描电镜(SEM)分别对RPC的水化程度与微观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PC的抗压强度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在250℃高温养护下达到最大值303.5 MPa.X-CT测量了孔半径6~220μm之间的孔洞,孔数主要分布在10~40μm的范围内.MIP测量的孔半径范围为0.003~60μm,浆体内孔体积主要分布在3~10 nm的范围内.两种测试方法均显示高温养护能细化孔隙,但X-CT能更精确地呈现样品中微米级别孔洞的孔体积和孔数分布.此外,IR分析表明RPC胶凝体系的水化程度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而提升.通过SEM观察,发现在高于250℃的养护温度下浆体孔洞内壁生成了针状硅酸钙.显然,高温养护能够提升水化程度,细化RPC的孔结构,改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抗压强度,但养护温度高于250℃时抗压强度略有下降.
    早强自密实PVA-ECC抗折性能试验研究
    罗毅;杨才千;李科锋;潘勇;孟春麟;夏振雪
    2019, 38(8):  2606-261. 
    摘要 ( 11 )   PDF (3565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早强自密实PVA-ECC(Polyvinyl Alcohol-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水灰比、水泥与粉煤灰比和纤维体积掺量对于PVA-ECC流动性和抗折性能的影响,设计和优化了配合比.结果表明:纤维体积掺量对早强自密实PVA-ECC有着显著影响,当纤维掺量不超过0.5%时,纤维对于抗折强度没有明显影响;当纤维掺量超过0.5%时,抗折强度有着较大的提高.水灰比和水泥与粉煤灰比对早强自密实PVA-ECC有着一定影响,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抗折强度有所提高;随着水泥与粉煤灰比的降低,抗折强度有所降低.
    三元纤维混掺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弯曲韧性及评价方法
    曾宇环;聂洁;李传习;石家宽
    2019, 38(8):  2614-262. 
    摘要 ( 8 )   PDF (5866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端钩型钢纤维、单丝聚丙烯纤维和纤维素植物纤维,进行了共28组普通素混凝土、单掺、二元及三元纤维混掺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梁三分点加载弯曲韧性试验.绘制了梁受弯荷载-挠度全曲线和底部弯拉应力-应变曲线,结合规范法和文献法分别计算了各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韧性指标,分析了纤维掺量及混掺方式对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方法计算混凝土弯曲韧性指标结果相近;相较普通素混凝土,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提升混凝土的弯曲韧性,随着纤维掺量增加,三种单掺纤维混凝土试件弯曲韧性指标分别大致呈"先增后减"、"递增"及"递减"趋势;纤维增强混凝土弯曲韧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纤维素纤维;二元纤维混掺时,混凝土弯曲韧性大幅优于素混凝土,而与其对应单掺试件互有增减,当纤维组合为钢纤维1.92%和聚丙烯纤维0.4%时,二元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指标相较单掺纤维混凝土提升最明显;三元纤维混掺时,混凝土弯曲韧性优于所对应单掺、二元混掺试件,其中PCSm值相较普通素混凝土、单掺纤维和二元纤维混掺试件提升1335倍、6.71倍、1.89倍;三种纤维最佳体积掺量组合分别为1.92%,0.31%和0.24%.
    乳化沥青粉改性水泥砂浆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潘硕;王琴;詹达富;王冬梅
    2019, 38(8):  2622-263. 
    摘要 ( 21 )   PDF (4961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化沥青粉(Emulsified asphalt powder,EAP)是乳化沥青经喷雾干燥处理制得的一种粉体材料,具有易分散、稳定性好等优点,在水泥基材料韧性改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了EAP对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氮吸附和扫描电镜等微观测试手段研究了其对水泥浆体水化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EAP掺量提高,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呈下降趋势,但其折压比显著提高,增幅可达53.9%;抗拉强度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掺量为4wt%时抗拉强度提高最多,高达44.4%,表明EAP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水泥砂浆的韧性.同时,EAP降低了水泥浆体的水化放热速率,减少了C-S-H凝胶的生成量.当掺量为15wt%时,沥青膜与水化产物相互交织并在一定程度上包覆水化产物,从而对水泥砂浆抗压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模袋混凝土抗冻性与孔结构试验研究
    徐德儒;邹春霞;牛德元;薛慧君
    2019, 38(8):  2631-263. 
    摘要 ( 6 )   PDF (1508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河套灌区的模袋混凝土渠道衬砌防渗工程经过季节性的冻融循环后破环严重.为了提高模袋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能,通过模袋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和孔结构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比例内掺大理石粉和粉煤灰的模袋混凝土在黄河水和清水中的抗冻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双掺大理石粉和粉煤灰的试件在黄河水中冻融循环200次后,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模量比单掺粉煤灰减小的更少;服役的模袋混凝土在黄河水中冻融循环的破环程度比清水中的大.进一步分析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指数DF值与其孔结构的关系,发现模袋混凝土的孔隙率、气孔数量、比表面积越大DF值越小,平均半径、间距系数越大则DF值越大;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孔结构参数对抗冻耐久性的影响程度,发现平均半径、间距系数对模袋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影响最大,为模袋混凝土渠道衬砌的配合比优化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SJP水泥改良土浆的基本物理性能试验研究
    倪涛;裴向军;范明明;张佳兴
    2019, 38(8):  2637-264. 
    摘要 ( 7 )   PDF (1534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泥土作为常用的岩土体加固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质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探讨外掺剂对水泥土性质的影响规律,引入了一种自主研发的粘度时变材料SJP型外掺剂,通过单因素变量试验改变外掺剂的配比,研究外掺剂对水泥土浆的物理性能与力学特性的改善特点,通过分析各助剂的不同掺量下的稠度、流动性、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探究各助剂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水泥土相比,掺加SJP外掺剂后,析水率降低了9%,可泵期在8~70 min可调、凝结时间在15~40 min可控,结石体后期强度较水泥土提高2~3.5倍.总体而言,其物理性能与力学特性均优于普通水泥土浆.
    基于正交灰关联分析的纳米碳粉/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试验研究
    孟旭;谢祥兵;李广慧;张攀;栗鹏;赵文辉
    2019, 38(8):  2642-264. 
    摘要 ( 13 )   PDF (1599KB)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纳米碳粉/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变化、影响因素及制备工艺,采用物理性能试验确定了改性沥青的单配最佳掺量,运用正交试验法获得了不同掺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剪切转速、发育温度和发育时间下纳米复合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指标,进而借助灰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各项评价指标所占权重,将多指标转化为单指标,并结合极差和方差分析评价了纳米复合改性沥青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纳米碳粉及橡胶粉的单配最佳掺量分别为2%和18%,改性效果均较基质沥青有所提高;各因素对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复配比例>反应温度>发育时间>发育温度>反应时间>剪切转速,对比F值,得到复配比例对改性效果影响非常显著,其余因素均为显著影响;在综合评分指标下2%纳米碳粉/18%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物理性能最为优异,其最佳制备工艺为:剪切转速3500 r/min、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60 min、发育温度170℃及发育时间60 min.
    丙烯磺酸盐与季铵盐对聚羧酸减水剂抗泥性的增效研究
    何廷树;何蕊;史琛;李红艳;徐一伦;陈源;牛梦蝶;达永琪
    2019, 38(8):  2650-265. 
    摘要 ( 12 )   PDF (1462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改善骨料中黏土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在采用丙烯酸(AA)-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HPEG-2400)-丙烯酰胺(AM)合成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PC)的过程中,通过单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复掺AMPS与DMDAAC等量取代大单体,合成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A-PC、D-PC及AD-PC).研究了A-PC、D-PC及AD-PC对含泥水泥浆体流动度的影响,采用UV法测定了它们在水泥和黏土颗粒表面的吸附量,结果表明:在改善含泥水泥浆体流动性方面,复掺1.16%AMPS和2.64%DMDAAC的AD-PC比单掺1.74%AMPS的A-PC、2.64%DMDAAC的D-PC效果更好,AD-PC在黏土颗粒表面的吸附量最小,表明同时引入AMPS和DMDACC具有协同抗泥效应;对比研究了市售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SS-PC)与AD-PC对混凝土坍落度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土含泥量≤8%时,AD-PC的抗泥性远大于SS-PC,且对强度无负面影响;FT-IR分析表明:通过复掺成功将AMPS、DMDAAC嫁接在了PC结构中.
    烧结温度对黄土陶瓷膜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闫笑;同帜;王佳悦;刘婷;周广瑞
    2019, 38(8):  2657-266. 
    摘要 ( 11 )   PDF (4925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以洛川黄土为骨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烧结助剂.利用滚压成型法、固态离子烧结法来制备黄土陶瓷膜支撑体,并对制备的支撑体的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通过压汞法、三点弯曲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自制装置对支撑体试样进行测试.分别研究孔径分布、孔隙率、抗折强度、晶相变化、表面形貌、酸碱腐蚀率以及纯水通量等对黄土陶瓷膜支撑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能显著降低黄土陶瓷膜烧结时候的温度.当烧结温度小于1000℃时,支撑体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当烧结温度大于1090℃时,纯水通量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呈现出下降趋势;当烧结温度恰好达到1070℃,此时制得的支撑体性能良好,中值孔径为6975.9 nm、抗折强度37.83 MPa、孔隙率20.65%、纯水通量1943.70 L/(m2·h·MPa)、酸/碱腐蚀率0.340%/0.195%.
    机械力对高硅钒尾矿活化性能的影响
    刘璇;李如燕;崔孝炜;谢喆敏;南宁
    2019, 38(8):  2662-266. 
    摘要 ( 5 )   PDF (6996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机械力活化方法及理论,分析了钒尾矿活化性能的影响因素,并用SEM、XRD、FT-IR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选尾矿易磨性相对较好,其矿物组成不会因机械力作用而改变,但颗粒分布受机械力作用影响较大,最佳活化时间为60 min,此时80%的钒尾矿颗粒粒径小于100μm;其活化性能随机械力的作用时间的增加有所提高,但时间过长又会因弱团聚现象的出现而降低,60 min时,掺30%钒尾矿砂浆试块的28 d抗压强度为28.55 MPa,达到最高.
    pH值对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隔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张小婷;汪潇;杨浩远;李东林;赵建礼
    2019, 38(8):  2668-267. 
    摘要 ( 10 )   PDF (4139KB)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水玻璃为硅源,硅酸铝纤维为增强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低导热、低成本,用于墙体隔热的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材料.主要探讨了溶胶pH值对导热性能、纤维的分散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在6~7之间时,所制备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21 W/(m·K)左右,抗压强度可达到6.11 MPa,并具有优异的柔韧性.
    Ba2+对过硫磷石膏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万惠文;胡勇;刘俊岩;郭宗帅;李泾娴;符昱
    2019, 38(8):  2673-267. 
    摘要 ( 10 )   PDF (4077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状磷石膏经过干燥、过筛处理后,按磷石膏:矿粉:P·O 52.5水泥:生石灰=50%:40%:5%:5%的质量比制备过硫磷石膏胶凝材料(EPGC).采用加入不同量氯化钡的方法来探究Ba2+对EPGC的力学性能、孔结构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钡单掺和氯化钡-水玻璃复掺掺量的增加,EPGC硬化体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线膨胀率先减小后增大.当氯化钡的掺入量为18wt%时,试样28 d强度达到32.8 MPa,孔隙率为15.2%,28 d和56 d线膨胀率为0.032%和0.083%,与空白对比组相比,强度增长了60.0%,孔隙率降低了36.9%,28 d和56 d线膨胀率分别降低了64.44%和51.18%.当氯化钡和水玻璃按质量比1:1复合掺入量为16wt%时,试样28 d抗压强度最大达到38.1 MPa,孔隙率为12.5%,28 d和56 d线膨胀率为0.028%和0.076%,与空白对比组相比,强度增长了84.6%,孔隙率降低了48.0%,28 d和56 d线膨胀率分别降低了68.89%和55.29%.
    养护制度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黄杰;吴瑾;赵林
    2019, 38(8):  2680-268. 
    摘要 ( 11 )   PDF (1124KB)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理的养护制度可保证高性能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但工程中因多方面原因,养护制度难以有效保证.以工程中常用养护制度为对象,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对高性能混凝土7 d、28 d和56 d抗压强度发展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养护制度的实质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湿草帘覆盖养护是综合效果最佳的养护方法,并以7d养护为宜.试验结果可为工程养护制度的选取提供方案指导和量化支持.
    清水自密实混凝土清水效果表征与研究
    孟亚锋;张宇星;沈卫国;谢兼量;杨文亚;唐祥春
    2019, 38(8):  2683-268. 
    摘要 ( 10 )   PDF (3325KB)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主设计了用于表征自密实性混凝土清水效果的试件成型模具.制定了系统化的清水效果表征方法,使表征结果完全量化,实现了关于混凝土配合比对清水效果影响规律的系统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粗集料体积率达0.35时混凝土具有最佳清水效果.砂体积率过低易形成小气泡,砂体积率过高时易产生大气泡,最佳砂体积率为0.44.矿物掺合料在一定掺量范围内可减少气泡数量,但掺量过高时会导致粘度提高,不利于气泡排出.矿渣微粉较粉煤灰具有更强的颜色提亮效果,最佳矿渣微粉掺量为25%,最佳粉煤灰掺量为20%.
    特种玻璃的Raman光谱分析及其浮法成型工艺研究
    崔介东;曹欣;马立云;石丽芬;赵凤阳;仲召进;王萍萍
    2019, 38(8):  2688-269. 
    摘要 ( 10 )   PDF (3346KB) ( 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7种特种玻璃的Raman光谱与浮法成型工艺特征,包括电子信息显示领域用的ITO导电膜基板玻璃、电子显示盖板玻璃、液晶显示基板玻璃-1(TFT-LCD玻璃)、液晶显示基板玻璃-2(LTPS-LCD玻璃),还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以及生物科技领域用的硼40(B-40)与硼33(B-33)玻璃,分析了这些玻璃的黏温特性,得出了各种玻璃的料性及浮法成型特征点.通过Raman光谱研究了这些特种玻璃的结构,结果表明:虽然7种玻璃属于不同玻璃体系,但随着玻璃网络结构中桥氧数所占比重的增大,Si-Ob-Si桥氧弯曲振动逐渐代替Si-Ob-Si反对称伸缩振动,成为主要的网络振动模式,玻璃网络结构趋于完整性.
    粉煤灰-矿粉-水泥三元体系水化放热模型研究
    王瑜玲;王春福
    2019, 38(8):  2695-270. 
    摘要 ( 10 )   PDF (1417KB) ( 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直接法研究了在水泥中掺入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和矿粉时样品的水化放热速率曲线,通过各样品的水化放热曲线研究粉煤灰-矿粉-水泥三元体系水化放热模型.通过试验实测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相比,两者最大误差为8.1%,最小误差仅为3.4%,发现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符合根据水泥水化建立的水化动力学模型.